岳武穆王 降 99年6月16日

第五十五章 廉潔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接駕五叩首!

岳武穆王:賢生免禮!

陳生:節儉,本來就是為人之道的基本原則,更是實行道德仁義、奮勉不懈的做人行為。然而一般人竟誤認為是增植財利,以達到富貴榮華的必經途徑。

岳武穆王:簡而言之,從事政治的人必須嚴謹兩句話,第一是:公正無私,第二是:清廉節約。治家之人也應遵守兩句話,第一是:以寬容的心情,對待家裡的人,第二是:力求儉約,不浪費。

   如今,修子處在追求物質慾望充斥的時代,應當時時提醒自己於未受慾望陷害之前,切莫事後而後悔莫及。

陳生:王華是王守仁的父親,在他當官的時候,有人製造事端誣陷他。當時,有人勸他要為自己辯白,以免蒙冤,他說這是與我同科中試的朋友,如果辯白了,等於是攻訐他一樣,於是不予辯白。

   後來,王守仁在京城當官,聽到官場中人對於這件事議論紛紛;他聽了之後,想寫一份奏文上書給皇上,加以辯白。

   王華知道後,立即寫一封書信給王守仁,信中說道:「你以為這件事是我的恥辱嗎?我本來就沒有可恥的行為,現在你無緣無故攻擊揭發我的朋友,反而是我的恥辱。」

   王守仁看完父親的書信後,明白父親的節義,即不予辯白。

陳生:雖然遇到冤屈之事,寧願承認自己的過失,而不去揭發朋友的不義行為,寧願承受受辱的污詆,也不願為自己辯白;如此的德性,豈是常人所能做得來的。

岳武穆王:所以,修子要學習忍讓的功夫。日常生活之中,除了忠於事、忠於人之外,還要懂得學習寬恕。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學生謹記在心。

岳武穆王:一個人的失敗,絕不可儘往他人身上推,要有自我反省的功夫,才是使自己進步的最好途徑;一個人不懂反省的話,缺點永遠存在,勢必導致於失敗永遠跟隨著。

陳生:也就是說,自我反省之後,會懂得自我覺悟,自我勤勉,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個自我學習與鞭策的教育意義。

岳武穆王:然也。驕傲又自大的人,往往聽不進他人的勸告,因此喪失了許多改過遷善的機會。一個人無論處於多麼惡劣的環境,若是時刻警惕自己,力爭上游,仍舊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是以,盡人事、聽天命,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就是一個安份守己之人。

陳生:春秋時代的晉國,有一位廉正的大臣:魏絳。有一年,晉悼公的弟弟楊甘,想要擾亂軍政,魏絳便把替楊甘趕車的侍從捉來斬首,以示懲罰。當然楊甘非常的不甘心,便利用機會在晉悼公面前毀謗魏絳,晉悼公沒有弄清楚,就大發脾氣,而且揚言:「魏絳竟然敢污辱王室,我非殺死他不可。」

   魏絳知道了這件事後,便寫了一封奏摺給晉悼公,把這一切被誤會的事情都全說明了,自己則到宮門外準備自殺。他的目的是:一來使自己明明白白的死去,二來則以死諫來讓晉悼公明白治國之道。

   晉悼公看了奏摺之後,知道是自己弟弟的錯,便急急忙忙趕到宮外,一把扶起魏絳說:「對不起!這是我的錯,和你無關。」

   鄭國為了抵抗北方十二國聯兵攻打,向晉國求助,晉悼公平息了十二國之爭,鄭國感謝晉國的解危,因此送了很多的金銀財物和歌妓,晉悼公分一半禮物給魏絳。魏絳說:「人在安樂的時候,應該想到隨時可能遇到災厄,做事先有預防準備,才能避免臨時遇到的危險和災禍。」

   晉悼公聽了,覺得有理,便把鄭國之歌妓全部歸還。晉國有了魏絳的輔助,國家也日益強大。

陳生:人往往在愈安樂的時候,愈是沉迷,自甘墮落,相對地危險災禍愈隨之而來。大家都知道成功的人,多半是在貧困危難中嶄露頭角的,因為能經得起這些考驗的人,便具有成功的條件了。

   古今中外的英雄豪傑、偉人志士,之所以能造下偉大的功勳,完成不朽的聖業,除了本身有恢宏的胸襟、深遠的見地、精勤的作為之外,更重要的是愈遭橫逆而愈堅持,越受折磨而越勇敢,以勇敢加上堅持,通過種種的考驗,克服一切困難,終於完成偉大的事業。

岳武穆王:然也。本書中每一篇故事人物,皆有他們保家衛國、勸善懲惡及苦口婆心勸化世人的事蹟, 吾期盼本書的出刊,修子能將先賢的浩然正氣深植心中。

陳生:會的。在道場學習的過程中,前賢不斷提醒後輩,要以菩薩行誼為借鏡,早晚膜拜關聖,也是學習、效法桃園三結義中之忠義、仁勇的精神。

岳武穆王:可。停筆。 吾回!

陳生: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