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聖母 降 96年5月16日

第二十一章 田稷之母‧輕財重德

聖示:世間有不少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女都能步入仕途,當官為吏;同時,也都盼望兒孫當官之後,做個「清官」,不做「貪官」,這是因為貪官污吏為歷代人民所痛恨。

   正如百姓們所切齒痛罵的那樣,盜賊為害,不盡於人,流寇做亂,不盡於世;而人民受貪官污吏所盤剝之害,則難逃於天地之間;況且,賊可妨,盜可打,寇可捉,而貪官污吏正打著朝庭命官青天大老爺的招牌,明目張膽地搜刮民脂民膏,使百姓無可奈何,乃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接駕五叩首!

聖母:賢生免禮!

陳生:為人父母者該如何教育兒孫,才能讓兒孫步入仕途而為官清廉呢?

聖母:戰國時代,齊相田稷的母親,就是一位知書達禮、深明大義、教子廉潔的好媽媽。

   田稷自幼受母親的教導,知書達禮,才華洋溢,仕途之中,平步青雲,很快地當上齊宣王的宰相。

陳生:田稷高尚的品格,自小培養廉潔的美德,是否保持一貫的清廉呢?

聖母:田稷做官數年,有朝回家省親,探望母親,回到家裡,田稷奉上許多的金銀財寶送給母親,以示孝敬。

陳生:當時的田母如何處理,是否起疑這些財物的來路不明?

聖母:當然起疑。眼前這麼多的財物,試問賢生是否會起疑?

陳生:一定懷疑。

聖母:田母問道:「這麼多的財物,從何而得?」田稷回答:「是我的俸祿。」田母掐指計算,問道:「為相三年,就是不吃不喝,所得俸祿也沒有這麼多,還不從實道出,這些財物從何而得?」

陳生:田母真的生氣了,但不知田稷該如何自圓其說?

聖母:田稷見母親臉色不悅,從實而言,這些財物乃是下級官吏行賄之金。田母怒嗔道:「做官貪財,就是貪官污吏。我不希望你做貪官,做人不可不講信義,為人不可不講孝道,不義之財絕不可拿,快將這些財物送回京城。」

陳生:田稷受到母親的指責與批評,如何自處?

聖母:田稷內心非常慚愧,深深的覺得有負慈母的教育以及養育之恩。於是,立即回京城,清退所有行賄之金,又連夜上書齊宣王,詳細陳述事情的原委,並請求判刑,以為做官和教民之警戒。

陳生:田稷「聞過則喜」的廉潔品格,是否可得齊宣王的寬恕?

聖母:齊宣王知道詳情之後,對於田母之教導兒子,深感讚譽:田母是一個賢德之人;並對田母不顧情面的教子「廉潔奉公」之美德,肅然起敬,於是寬恕了田稷之過。田母訓子退還賄賂之金銀財寶,為官要清廉,輕財重德,萬古流傳。

陳生:如果有一個人做了一件錯事,永不磨滅,那一定會痛苦過一生。

聖母:如果知道做錯事,趕緊悔改,而且儘速去彌補一切,這叫做「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聖母:家庭的貧富,不要以財物來衡量。顏回說:「憂道不憂貧。」家境貧困,夫妻同心,互相尊重勉勵,克苦耐勞,不出三年,勤儉儲蓄,亦可有小積蓄。精神方面,常存「知足感恩」,常行「法施、無畏施」,濟世救人,更是富有之人。

陳生:能施捨之人,能幫助人、救人,也是富有之人。

聖母:「享受犧牲,犧牲享受」,要社會和平,必須人人去除私慾,敬老尊賢,人人相親相愛,社會就會快樂;要了解「人道」做完全,「天道」自然圓滿。修道亦同,必先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而後〈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也。

   可。 吾回!

陳生: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