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聖母 降 96年6月20日

第二十四章 孔母教子‧因材施教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接駕五叩首!

聖母:賢生免禮!

陳生:「仁」是儒家思想,而最具代表人物是儒家先師│孔夫子,夫子能成為聖賢之人,與他母親教子有方,是息息相關,「孔母為子買樂器」的故事,在中國婦幼乃是膾炙人口。

聖母:春秋末期,傑出的教育家、政治家及思想家│孔夫子,在孔母的教導之下,成為萬古流芳的聖人。

陳生:據學生所知,孔母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幼教。

聖母:孔母認為,人如一棵樹,幼小的時候,容易調理扶直,教導得方,必成棟樑之材;如若小時候不知加以調整,待長成大樹,枝葉茂盛,再進行修剪,就非常不容易。

陳生:現在的父母,也非常重視幼教,子女紛紛送往坊間的才藝班。孩子們真的需要學習否?

聖母:「因材施教」,有利於啟蒙小孩子的潛能。譬如:孔母在孔子小時候,便買了許多的樂器,有時候自己親自為孩子吹彈,有時候請人為孩子演奏,有時候讓孩子自己玩弄,鄰里鄉人皆不解其意;孔母則對人們稱說:「孩子現在還小,尚不懂事,但日久長大之後,孩子會喜歡這些東西的。」

陳生:在學生指導孩子的過程之中,也曾發現諸如此種情景,學習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之外,也有安穩心情的作用。

聖母:的確。做人要講根基,做事要按規矩,若無規矩,不成方圓,禮樂有禮儀規矩,無章法難於演奏動聽的樂曲,讓孩子早一些懂得禮儀規矩,對孩子們日後成長也是很重要。

陳生:所以,孔夫子從小在母親的教育與引導之下,就會吹彈拉唱,學會各種樂器。

聖母:正是在這種百器合成的生活奏鳴曲中,孔丘懂得音和音之間存著節拍,符和符之間有著一定的規律,人與人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音律調節好,才能奏出悅耳的音樂,人際關係調整好,才能安守本份,克己復禮。

陳生:所以,夫子的處事方針,就逐漸形成以「仁」為核心。

聖母:以調整社會關係及人際關係為主體的儒家思想,孔夫子成為儒家創舉人,提倡「綱常倫理」,亦正是諸生在學修參道之路途中應該學習之方針。

陳生:孔夫子把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及姐妹等等之公私、權利、名份等各種關係處理的有章有法,名正言順,實可謂人世間一大事。

聖母:孔母對孩子注重幼教,加以點化靈犀,讓孩子成為良才、賢人;現代的父母則可以從孔母教子之中,悟出一些「教子成才」的道理也。

陳生:但願今時之父母,真正能「因材施教」。

聖母:然也。可。停筆。 吾回!

陳生:學生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