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門教主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九十六年元月十日

第十九章 精進【一】

所謂:「勤能補拙」,凡事勤加研習,而後始能專精。

如同求學一般,面對師長所授予之課業,若是在學校學習後,回到家不知道去勤加振奮精神,來繼續複習,並加以實際操作,那麼便沒有辦法讓自己認識文字及師長所教授的知識,就算是能夠看得懂,也沒有辦法寫出來,並且沒有辦法做出來。而在各行各業都必須加緊用功,並且認真的學習所負責的工作、技能,如此才能在工作謀生上有所進步及習得一技之長。

修行,乃是在日常生活中去運用與落實,並且持「中道」使之不偏不倚。然而各項事物在最初學習之時,一定會有些偏頗,這些偏頗完全必須藉由日常間不斷的學習、練習以及操作,日積月累才能將學習之事務,轉變成自己的專才,自然而然的成為本身的技術,而能長久擁有學習而來的各項技術,這些技術都是用金錢無法換取的。縱使有人想要謀奪我人的技術,或者有人要學習,但畢竟能力問題在火候上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初修行者,必須在凡業職場中認真學習,方能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並且對自己崗位的工作負責任,工作能夠認真,便是「忠誠」之輩。一個事業有成之人,並非憑空而來, 亦非上天所賜予的,必須是本身肯努力、肯學習、能勤奮、能盡職,因腳踏實地而逐步獲得的成就,這才值得驕傲,也才會珍惜,走起路來才能抬頭挺胸,並且面露笑顏也。

修行人若從原先在工作上所產生的不耐煩,修改到能夠接受煎熬;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上,都能熟悉,而且逐漸增快工作速度,這就是在不斷的精進當中而有了成長。若是能從原本對人事物容易產生暴躁與不悅,甚至憤怒,逐漸修改到能夠柔軟、能夠歡喜心學習;進而他人對我身的指導亦能產生感恩的心,並且更認真去實習,這就是「精進」所產生的工夫。

世人之能力與專才,乃是從精進中逐漸成為本身永遠不會消失的法寶。想要送給別人,但卻沒人能夠取得,他人能得到的,不過是事務的入門工夫與訣竅。至於學習的火候,更是永遠送不了人的,這是真真實實體會到的工夫,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本領,因此才能獲得許多人的肯定與敬重。獲得的技能,就算是有人想盡辦法要強取,但任憑費盡一生力量也無法謀奪得了的,因為技能之深層工夫,只有肯學習、肯上進的人,才會擁有的秘訣。

是以故,「精進」亦是修學道而邁向成功榮登彼岸的唯一利器。願修行者能體驗,並且領悟,而實行之。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