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教主釋迦牟尼佛 降 九十六年五月九日

第卅三章 智慧【三】

修行無非在於「修智」而後「開慧」,但欲修其智,乃必先充其識;因此,學習成為不可或缺之重要先決要素。

至於學習何物?不外乎聖賢之精神。首論《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之大無畏精神,深得普遍民心。昔時,妙莊國之三宮主:妙善公主,本可享受榮華富貴,並且其本性善良賢淑,又深知百姓生活在疾苦之中,於是願捨離權勢,願意拋開富貴名利,親身深入民間,徹底觀察民情,從中獲得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於是立志修持人生真理,了悟紅塵俗世「苦、集、滅、道」。凡聽聞有「苦」之處,便能置身其中,藉親身步入「苦」的境界來破除諸煩惱,始得以開啟智慧,來導引迷途眾生以重拾愉悅心情,讓廣大社會重現祥和氣息,使大眾互助合作之心再度揚起,令大眾合作精神無所懈怠,以其至孝哲理的精神來教育民心,拾回孝德;以其慈悲無私之心,令群眾破除私我,而鄰里之間如同一家和睦親愛也。

在過去有些人姑息以養大患,雖然有「得饒人處且饒人」,但此所謂:「饒」,乃是心裡頭不去記念私人恩怨,稱之為「饒」。但在事理上,仍必須視其所犯事情之輕重,而依循法理而給予相當之約束,方能讓社會大眾免去災禍,方能使其人惡劣行為不敢再造,而遇到他人兄弟紛爭,應為彼等說明「猛禽爭鬥報」,令人家兄弟重拾謙恭禮讓之誼;而善智欲明,必要格去物欲,因物欲過重,有礙身心,更容易導致靈慧不清,物欲乃三毒之源,五蘊亦包含其中,皆因私欲持續不止,而三毒長期染習,是故,常受五蘊之影響,讓身心無法清淨。

若能受持「五戒」,並進而降伏物欲,諸如:見到一件自己覺得亮麗美好之衣物,若在心中執著迷上此物,便要產生無止盡的貪求之欲,一旦無力獲得該物,便將生起嗔恚之心。而修行者雖然同樣對某些衣物有特別好感,但皆能審視自我能力所及之處,雖然無法取得喜愛物品,但能滿足於當下,因深知福德因緣各有不同,而不盲目追求,因為深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反而能夠不去掛礙。

果能如此,執著迷昧心已能破除,善智慧亦開始起作用,於是處處充滿感恩,時時珍惜福緣;更能體會生活上無一不是在福緣當中,只是差別深與淺而已。物質福緣淺者,能盡量使家庭更臻於幸福與美滿;至於物質福緣深厚者,能夠推己及人,以盡一己能力,讓他人多感受些來自於無私的德蔭,使社會上充滿溫馨,讓人群增進和樂,智慧始獲運轉,修行就是如此之妙也。

願眾生能體而悟之,進而落實之;如此福德日深,慧性漸明也。


上一回  回目錄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