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見性

懿旨開讀
玉詔開讀
序一
序二
序三
第 一 回 開宗明義
第 二 回 覺性種因
第 三 回 覺性篩選
第 四 回 覺性淨化
第 五 回 覺性清淨
第 六 回 燃點心燈
第 七 回 彰顯佛性
第 八 回 佛性秉性
第 九 回 秉性魔性
第 十 回 魔性惡性
 傳 承 無 限 
第十一回 佛性魔性
第十二回 天性佛性
第十三回 天心天性
第十四回 天性自性
第十五回 本心自性
第十六回 自性本心
第十七回 靈性因種
第十八回 靈性分差
第十九回 靈性分別
第二十回 靈性淨垢
第廿一回 垢淨雙染
第廿二回 德性本質
第廿三回 德性耕植
第廿四回 德性造就
第廿五回 德性無窮
第廿六回 自真如性
第廿七回 自性真如
第廿八回 真如實性
第廿九回 佛性真如
第三十回 魔性真如
第卅一回 佛魔真如
第卅二回 佛魔切轉
第卅三回 心性至真
第卅四回 開悟證果
第卅五回 靈覺通澈
第卅六回 大道見性-印心法門
跋一
跋二
跋三
凡例
懿旨開讀
玉詔開讀

 

大 道 見 性

本堂副主席麻仙姑登台 八十九年六月二日 庚辰年五月一日

  大道系列第九冊 恭接懿旨來頒作

  弘揚真佛心宗義 明悟體證人生徹

  今夜再接無極懿旨來堂,續著大道系列第九冊。命派本堂 虛空銀筆大道天尊, 虛空御傳駱天尊,於十五里外接駕。命派本堂 虛空靈會仙姑, 虛空彩靈仙姑於十里外接駕。其餘神佛與諸賢生,及無極大道院靈修院士,亦排班接駕,不可失儀。

好!為師暫退也!

無極駕前九天玄女仙姑 降

  無極駕前侍皇母  九天玄女仙姑睦

  帶懿宣旨著九冊  大道系列長遠著

  欽奉 無極老母懿旨,來堂頒示,神人俯伏,不可失儀。

   懿  旨   開  讀

    欽  奉

無極皇母大天尊懿旨曰:

  母居瑤池聖地,虞觀南瞻部洲眾靈子沉淪之歸返,乃對眾靈子的企盼之中,常會為了如何來引渡回歸,於自性真如的境地,而憂心不已。故常下旨降凡塵,來作教化、教育的課程,無非是要讓眾靈兒皆能暢真理,以自性自渡來回歸,同聚母顏承歡龍華季會,見至本性至真。

  母心懿敕道脈崇心堂 自丙子年八月一日開堂後,即著作大道系列天書。計已完成了八冊,皆在闡述真理教化眾生,普獲好評。而今再續著大道系列第九冊,題其顏曰:「大道見性」。乃對明心之中,來了知在見性,是如何能彰顯自己的本靈。對自己如何達至見性的根本,乃是實真。命派由 南海古佛為主著仙佛、三界高真為陪著仙佛。旨到之日,即行著作,早日完成為主。亦對有情眾靈兒,能提引「明心與見性」的本質,來作超越回歸。

  母之崇心道脈,在理兒帶領下,能一冊冊完成而「大道見性」是「對自己、對眾靈兒」能彰顯自己佛性來燃點心燈。即在於當下,而不是寄望於未來,或下世再來成就,是為母心所切盼也。盼之!盼之!早日回歸「無極仙鄉、極樂世界、虛空天界、大宇宙世界」。

  勿負母意,勇往直前,即是對自己的成就,讓自己去作超越。

母頒示懿旨於儒宗聖教、真佛心宗、無極大道院、懿敕崇心堂。

天運庚辰年五月初一日戌時

  好!頒旨完畢。實感 恭賀崇心諸神佛與賢生等。能再接再厲一冊冊著作而不間斷,更是上蒼的棟樑大道脈。亦為未來能帶領眾有情眾靈兒能回歸,以慰皇母思念眾靈兒之泣心!

  好!吾回無極繳旨!

本堂主席 虛空天尊 文衡聖帝登台

  恭接皇母鴻恩臨  再接昊天玉旨迎

  儒宗聖教揚教化  真佛心宗佛性親

  今夜恭接 皇母懿旨降堂,稍後再續接昊天玉旨來堂。命派 本堂城隍帝君、一本堂二、三關帝於十里外接駕。命派 本堂天上聖母 本堂觀世音菩薩於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佛及學生與無極大道院靈修院士,排班候駕,不可失儀。

為師暫退!

欽差大臣南極仙翁  降

  欽帶玉旨降崇心  祝嘏聲中降來臨

  大道系列再著作  明心見性乃本因

  今夜欽帶 昊天玉旨來堂頒示,神人俯伏,不可失儀。

  玉  旨  開  讀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玉旨曰:

  朕居凌霄寶殿,虞觀凡塵宗教間教義繁雜,不知應該如何來提昇自己的本靈。又如何來彰顯自己的佛性,因受塵埃濛閉,皆難以達至其因本。故由上蒼來遴選棟樑才,亦對宣化有十足大願者力來成就與來帶領。即由 南天主宰文衡聖帝保奏理筆賢生,有其先天大願與含藏,方能對大道的殊勝,足堪可以勝任。

  朕心大悅,即在丙子年八月一日頒旨設堂後,即行開著大道系列天書。迄今已完成八冊也! 龍心特悅,再將大道系列第九冊來頒示著作,題其顏曰:「大道見性」。命派 南海古佛為主著仙佛,三界高真為陪著仙佛。旨到之日即行開著,不限時日早日完成。以慰上蒼期盼,能帶引有情蒼生作「回歸、超越」的因本!

  大道系列之著作,乃對當今的芸芸眾生。「作一指標」、「作一目的」、「作一學習」、「作一超越」、「作一燈塔」之範本。是在凡塵中「來成長」,「來成就」。而不是寄望於未來,或下世再來成就,即難也!更難以成就未來作回歸。必以「自性、自渡」、「佛不能渡」,才是真實性。乃自己成就自己,上蒼即給予豐盛的資糧教材,作修持的範本,讓眾生自己成就自己也!盼之!矢勤矢勇、勿怠勿忽、早日完成,頒行壽世。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頒玉旨於 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 無極大道院 懿敕崇心堂

天運庚辰年五月初一日戌時

  頒旨完畢。恭賀 崇心諸神佛,與諸賢契在大道系列中,能實際得到上蒼之肯定。不但是對崇心、對眾生、亦對自己是一種相當榮耀之事!在未來中逐漸以自己成就自己,自己來引渡自己,而非是依靠仙佛來渡化,乃是實證。好!恭賀 崇心再續著第九冊大道系列也!下會有期了。

為師回天繳旨!

真佛心宗 人天宗師 虛空上人登台

  虛實人間傳妙理  空轉天地德澤意

  上台會生共勉勵  人間甘苦相互依

  今夜恭接 無極皇母懿旨,與昊天玉旨來堂,續著大道系列第九冊「大道見性」。乃上蒼對崇心道脈之肯定,亦是由宗主理筆之堅志,與功勳德澤所致之。故而特別嘉勉與鼓勵也!人間雖然有諸多的困苦與磨難,但在在皆是由人為因素去克服,更且在「自性、自渡」中去作建構與範本。才是讓自己無所牽掛,能對上蒼負責是一種大榮譽。在本堂一切的作為,若沒有理筆宗主之堅志,那能有今日崇心道脈。能實得上蒼來頒示,「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否?要了知一切的困苦,何嘗不是一種的磨鍊,一種的考驗,能通過才是對自己、對上蒼的負責。更是在磨難中,讓自己去成長,必在未來中能有豐富的資糧,亦是無量的福德與智慧也!勉勵之!勉勵之!

  磨難見真情  苦中有甜因

  了知相互依  必可更豐盈

序一            八十九年六月六日庚辰年五月五日

南無正法明如來佛 降

  南無眾生念心經 正法明如來本證

  了知人心之根本 佛降序來是舒誠

  由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 來著作大道系列第九冊「大道見性」,是把明心的階段。入於能見至自己的真實佛性,是對自己能以自己有其成就的因本。更對自己能在「有情世界」,以個己的喜好通過了修持的檢驗,及通過了自己修持的改造與作為,如何來「燃點心燈,照亮佛性」,才能有真正可以上昇的因本。因此要了知對自己,不但是在當下,即在現世中來成就。而不是寄望於下世再來成就,乃是自己能成就自我的超越!

  見至自己的本性,是一切「有情眾生」皆可以達至的過程與目標。是讓自己「去成長、去超越」,即是對自己與眾生,皆可實際「暢真理、明實義」。亦對自己能提倡在「佛學理諦、道學理諦、儒學理諦」之中去融合。而不是僅執持自己的宗教,而排斥其他的宗教。乃在各宗教間皆能達至平等的佛性,平等的信仰與修持,更不分彼此。而在彰顯自己往上提昇的因緣體,亦是無分別任何宗的教派脈,才是如實!

  見性的本質,必須能達至見我真如實性。並了知自己在資糧位中,如何「去成長、去體證」。如何由實行、精進、圓滿,而入於乘越。因而在此叔季的當下中,又如何達至見性,必要能先明心。要能明白了自己的本心,亦要明了天地萬物的本心。才可能讓自己來了知自己的本心,因而達至見性,必較容易。否則自己對本心難以了知,又如何能見至自己的本性,端視自己如何來達至,如何來完成,才是實真!

南無正法明如來佛 降序於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 無極大道院 懿敕崇心堂

天運庚辰年蒲月初五日戌時

序二

南屏道濟古佛

  *南開大道渡眾生 了知人生真理成

   無量功德乃自為 明晰向上學理證

  *屏障功德了自心 正可人間化有情

   大寰天地皆可愛 人間必然有實行

  *道德自心体本正 心心相印印自靈

   仙佛必然降凡塵 塵塵業障皆清因

  *濟渡眾生在一理 理化玄機渡眾生

   因因果果皆人為 是非化除悟禪機

  *李化因緣人生本 即可上昇感天恩

   崇心緣因非小可 著作大道冊冊伸

  *修持普化大道成 成就因緣更殊勝

   理筆堅志證道機 化成大愛省眾生

  *緣妙傳揚再弘盛 虛空仙佛共相證

   了知人生的本能 必可見至佛性恩

  *佛化天地入海城 蓮花佛果妙理真

   醒悟自己向天乘 回歸超越必然成

好!老衲回去也!

序三

南無大日如來佛 

  南瞻部洲 著作天書 德遍有情 皆是眾生

  人間有愛 天地有情 崇心道脈 真佛心宗

  大道系列 著有天書 大道系列 乃化有情

  超越回歸 必得天地 有情眾生 皆能印證

  證己心靈 靈本無極 極高恩深 深得天地

  地生萬物 物物有用 用此德機 機會教育

  育化群黎 黎庶蒙佑 佑我崇心 心真理真

  真正弘我 我就自我 我合天心 心心相印

  印心印真 真是苦心 心心相成 成就眾生

  生有大德 德遍天地 地有德護 護庇凡塵

  塵垢去除 除業障因 因緣再生 生向超越

  越則我證 證道虛空 空也虛也 也是無極

  南瞻部洲 洲際中華 華冑台疆 疆拓虛無

  無極頒旨 旨示桃園 園佈八德 德遍廣大

  大道系列 列載永豐 豐登泰豐 豐盛盈日

  日常普化 化度懿敕 敕令崇心 心性真如

  如來如實 實載無極 極通大道 道心堅來

  來因初立 立我真佛 佛立心宗 宗脈成佛

  佛儒道教 教脈儒宗 宗揚聖教 教義普降

  降著天書 書冊禪機 機會教育 育化德大

  大乘佛行 行識顯密 密密我心 心融大道

  道轉凡塵 塵埃唯識 識種觀念 念正照見

  見我真如 如常演繹 繹澤眾生 生化見性

  性本如來 來去天地 地有德護 護蔭著作

  作此論藏 藏書濟眾 眾靈成就 就來順序

  序言祝福 福餘有情 情證虛空 空循瀛南

第一回 開宗明義     八十九年六月九日 庚辰年五月八日

南海古佛 降

  南海慈悲渡萬靈 古佛降著見性明

  開宗明義第一回 大道弘揚理新穎

  「明心」是了知在人類世界所應有的作為,是入於見性的因本緣,是由自己的靈性來明悉與体證。在人類世界中去彰顯,明白自己「本心與本性」,即是入於見至自己的本靈。更由靈性中來彰顯佛性的本因,不但是對自己與萬物眾生,會形成一種良善的循環作用,亦是對自己的成就,有其相當重要的意涵。

  「見性」是見至自己的本性之中,來完現於明悟天地有情的演繹過程,不但是明白體證自己在天地演繹,是對一切有情眾生,皆會一體如是。亦在一切「可動與不可動」的有情眾生,來達至明悟自己的本性。因而即在明心之過程,才是成就於見性的本緣,乃在見性的因本緣中。要了知對有情眾生,不但是可以提昇亦可作超越,且在對有情的世界,是一種相當良善的表徵。正是給予有情眾生能一體如是,更在有情眾生。來達成其了知天地演繹的過程,即可融合於「明悟見至自己的本性」。

  「開宗」即是一切因緣體的起頭,在大道系列中來著作有其特殊的意涵。因而即由第九冊起,來作一冊冊、且一系列更入於精微的妙理智慧。即比往昔的著作更是另一種方式。如是而言,即能在見至自己的本性,如何來燃點自己的心燈。即可以在當下之中來完現於有情世界。因此必須要了知的是給予在凡塵。不論在任何地點、環境、時間、空間,皆可見至自己的本性。因此,「明心」是一種在達至開悟中的體證過程。而見性即是在明了自己,皆由如何來達至「燃點心燈、照亮佛性」才是真實性。然則「明心」與「見性」是兩者不同的階段,根本都不能混為一談。才是對自己在了知「明心與見性」中完現自己的根本體證!

  「明義」是凡塵眾生不論修持那一宗脈教派,皆對自己能否達至明心見性的基礎源。然而在當下都難以印證於往昔的修持方式,根本難以達至其可以作超越的基礎源,乃因往昔的修持真實義,難以應用於當下的科技時代。故而即是在了知自己的作用與體證,皆由經典與前人教導來成就,倘若在經典是一種的權巧方便,又加上前人的教導,難以達至真實義之時,即難有給予有情眾生一種真正去體悟,在自己心性之中的明悉。更遑論在體證過程,都迷於外在的顯化,甚且迷於明師,即有名之師的言論:殊不知在真實修持,若難以應用勝義理諦,即難以對自己了知修持的真實義。因而開宗明義即要讓世人能在修持,不要一味迷於經典的文字障所左右。且不是僅迷於明《名》師之言論,更且要用自己智慧去體證,在真實義的修持方式。才不會讓自己在凡塵中遭逢了無明所侵襲,又讓自己追隨著經典與明《名》師之教導。且不會引盲而入於盲!盲!盲!的過程!

  見性的體證,必須要將自己的心燈來點燃,否則,任憑有再大的功德或是再多的信眾,仍無法跳脫三度空間的束縛。因而要了知在修持的真實理諦,是不可僅迷於經典的文字障,與明《名》師的言論,要應用於修持真實的理諦。才不會讓自己在無法能作到修持應有的根本,那是對自己在往後的成就中,難以達至超越與上昇。僅是在未來與下世有再修持的因緣而已,況且在宗教中,佈施較多,未來福報亦較具足。在未來中亦是對自己一種福報的具足,根本都難以應用智慧來開展修持應有的作為。倘若福報具足而再造業,那是否對有情眾生一種相當殘忍之事項也!明否!

  開起見性之本意 宗教教化傳道基

  明悟體證加實行 義理分明了真義

  大道系列揚理真 明心達至見性本

  崇心著作皆實諦 理筆克職好前程

  在任何的困難之中,要了知上蒼在著作中,有其特殊的意涵,亦對未來眾生有一種可以向上超越提昇的因本源也!了知否!了知否!

第二回 覺性種因    八十九年六月十六日 庚辰年五月十三日

南屏道濟古佛

  南屏開疆渡萬千 道濟廣德理無偏

  古佛弘揚見性本 覺性種因清自選

  從明心見性所必須了知的,是要在覺性中來成就。但在種因中必須明白的是要具備諸多的開悟,方能達至在「種因」中,來了知見性的基本條件。因此要以覺性來明晰於見性,才可促成了知自己的明心。因而見性則是會對自己來了知,才是真實性。又在見性中,覺性是不可或缺,倘若欠缺了覺性,即難以了知在見至自己的本性,那要來彰顯佛性,更難矣、是更難也﹗

  在見性中覺性的種因,是以過往的累積中達至。因此覺性是了知一切天地的實義,萬物的根本源。亦要明晰自心在身體力行中來達至,是對一切有情眾生的體證過程,而成就自己。乃在是讓自己在覺悟自己的本性中,來種植了因緣的根本,即是讓自己了知種因的根本性。因而覺性必須要在人類世間中來達成,且讓自己體證了生存的辛酸過程。由酸甜苦辣去印證,自己生存的一切取向,更讓自己在生存中不會脫離人世間的群居社會。生活的過程即是對自己明晰了「覺性的根本源」,覺性是以身體的力行去體證生存的過程。即是行動加上了諸多的印證,才是向內在由作為去印證,去燃點自己的心燈,且讓自己在內心世界去作建構。果若脫離生存的取向過程,而摒棄了生活的潤生過程,即難以對自己的生存經驗,有其可以作內心世界的滋潤資糧。然而在內心是要了知不可向外觀,要在本靈世界中去作建構,即是淨化、淨濾。更且淨心、淨念、淨意、淨識,則在心念意識中來把本性淨化,更是讓自己去往心靈深處淨濾。

  覺─是了知一切生存取向,而不會跳空於生存的過程。在人類世界中要了知,人是不可能脫離於群體的生活。若可以脫離群居生存,那就往深山或洞穴中來淨化自己。故而 世尊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證道明心」而「開悟一切取向」,有時餓的餐食都無法具足,因而此身軀是為自己生存取向與淨化靈性的根本源。可知在此當下要作保存的動作,即是珍惜此身軀而不能謂之「臭皮囊」。

  性─乃自己本身具足的因本緣,性又是一切有情眾生皆可具足的根本。倘若無具備性体本源即是無此根本性,即難以有存活的動作,故而性乃一切功能的總樞紐,換言之此「性」即自己的源頭。一切的無極、虛空或是宇宙,或是天地中的根本源,總括言之此自「性」乃為功德母也。性之總體是一切活動的取向總樞紐,在人類世界中是如此,在一切有情天地亦是如此。若無自「性」即難有上昇與超越,亦無下墜與沉淪,乃在於上昇與沉淪之分界,故自性為功德母之本義。

  種─是一切因緣體的根本性,種不是播種植樹。乃在於種之分別是好壞、對錯、是非、正邪的分差點。在於遴選了種籽,因要了知對自己的生存取向是種籽因的成就。在人類世界的宗教教化課程,何者可肩擔重責大任,何者僅能作為替代,何者能有作為,乃在於種籽因的篩選過程。要了知種籽因之本來體,由其色澤可以觀視未來的一切因緣體,關係著未來成敗的關鍵點,乃在種籽因的挑選而已。

  因─是一切有情的根本性,乃在是體與用之問題。在於種是體,而因是用,種因相加即是未來成敗關鍵的根本體,如何在種因中讓自己來成就,必在如何來挑選「是為上乘、是為中乘、是為下乘」,乃在未來肩擔重責大任的依據。更在對自己與對上蒼的負責,如何去完成,必在種因中讓自己透過了因緣果報的促成,是讓此良善的因緣體來發展,是讓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來達至完成上蒼賦予的使命。

  開宗明義即要了知本書著作的原義是如何,又如何在挑選「覺性種因」,而來成就,因在種因的挑選,是攸關未來成就大小的關鍵點。如此上乘者可成就、中乘者亦可成就、下乘者也可成就,僅在未來的績效是如何。又如何達至上蒼所頒示的要求,必在每個種籽因,皆可完成上蒼的使命,又如何達至圓滿與廣大,才是真實性。

  今夜來著作覺性種因,不是沒有道理與天機,如何去摸索﹖如何去印證﹖如何去行使﹖必在人類世界中,用人類世界的方法去完成,才是成就於蓮花佛國的淨土世界也。盼之﹗盼之﹗

  開展弘揚天地基 宗脈真理了實義

  明白如何來行持 義理分明無瑕忌

  覺悟有情天地機 性中自證真諦意

  種籽篩選能分別 因緣果報人生理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必可了知一切事項(世相)是由人為來成就與改造,崇心即在此規範中來成長。

第三回 覺性篩選     八十九年六月二十日 庚辰年五月十九日

南屏道濟古佛

  南屏道濟古佛降 大道見性理真詳

  覺性篩選入本位 明了自己化迷障

  由覺性的本位入於的正是把種因來成就。在人類的思考範圍內,都有諸多的迷障。乃在是受到前世因今世果,而在當下造就,故而常會迷失在迷濛之中。無法能脫離此侷限,即是讓自己在種因之中作篩選。亦是對自己的了別與明悉中作建構,才是讓自己在篩選的過程。如何去淨濾、如何去沉澱,必要在「淨心、淨念、淨意、淨識」的過程中,讓自己淨濾的成長,即是沉澱。

  因在沉澱了諸多的累世生存經驗,必是通過了生存取向的發展,才是讓自己能體證,在生存中的因本源。而且生存的過程,皆在「無之常」來造就,又以無常是對自己生存過程的取向,去作自我成長的歷練。因而取向即是在眾生所追求的目標與目的,去取擷、去成長。又對自己的生存過程,若不能通過取擷的作為,即有關係是對自己生存的依據。在人類世界正是以此來成長,故而要了別的正是把生存的經驗,通過了自己去作體證、去作摸索、去作學習。是以學習來增長智慧與見聞。即對自己來了知在自己的靈性中,如何入於覺悟自己的靈性。即覺性的種因,由了知種因是一切有情眾生皆具備的根本因質。若是無法能具此根本因質,即無靈性亦無佛性,那欲成就覺性更難矣,亦更難也!是如何讓覺性來篩選才是正確。

  篩選的動作,乃必須要具備「明了自己的本心、本性」。是以明悉體證在現世中,當下的任何一種或是一切的過程,皆在於種因之中,如何透過了因緣果報的促成,讓自己能体證與明瞭天地萬物的本心、本性去作融合。即是對自己能有利益者可以照單全收,若是不利個己者即可摒除。此乃人類生存的依據過程,亦是對自己生存一種的本能。然而在潤生過程中,若是有利個己之時,往往會是背道而馳,又難以了知天地運行之真理。在有情世界的眾生,皆是如此,故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人生之中「生與死」是一種兩極化的過程,要了知每一日皆在「生與死」之中,來完現自己種因的取向。若是無法體證生與死過程,可否觀看自己在生存的活動與休息的靜止。即在睡夢中是否有觀自己已入「歿度的死亡」,若是自己一點種因的靈性,不再進入自己的身體之中,人能謂之是人否﹖皆難也。因為已經脫離生存當下的本因,即是「死屍」也。因而在篩選的此一動作,是要了別日夜生存的取向,在活動與靜止的當下。人往往是在一鼻息的呼吸中來完現,更是以篩選的動作,本因是要明悉。

  在生存之中若是無法體證在生與死,即是活動與休止之作為,又如何有覺性的篩選。在人生的每一日當中,一切的生存取向,有時是一種經驗的累積。有時是一種學習的成長,有時是一種在作過程的穿流。因此每一個動作皆關係著自己種因的篩選過程,若是能了知在篩選是一種將日常生活作統合。才是在選擇如何讓自己的經驗過程,通過了明悉體證,即是見至自己覺性的清澈。故要了知篩選的動作,每一日都在進行,每一刻都在成長。更要了知日夜生存的活動與休止,才是作篩選動作。如何進入於「淨心、淨念、淨意、淨識」的過程,即是淨濾最主要的因本源。倘若無法能作到淨濾,而來言「覺性」,那根本都不可能。僅在於是用於稟性來作生存取向的結合體,對自己是一種向上與向下的分界點。要了知如何去「淨心、淨念、淨意,淨識」。是自己必要能成長淨化的作為,否則覺性再靈敏,覺性再多麼高超,亦難以讓自己在種因與篩選過程,來達至「明心見性」。因而要了知明悉自己的靈性,不但是讓自己在生命中,是通過了一切經驗與生存的結合點,才是讓自己能有真正體證的資糧。在於覺性,如何來淨化,要明悉如何能用「心念意識」去淨化,才是讓自己在淨濾的成長中來完現。

  「心念意識」在「唯識學」來言是較能達至明朗,但對有情眾生,是欠缺了此一點真正資糧的下化動作。故上蒼在著作大道系列的原意之時,即讓有情眾生能一步步來、一點點的累積,在「心念意識」的了別,且不以深奧難懂,讓眾生摸不著邊際,又不以淺白而讓眾生摒棄。僅是讓有情眾生一點點的累積,達至漸修的過程,而累積了豐碩的經驗,即能成長。且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總體精華來作下化。但要如何了知、如何觀視自己的內在心性的「自在菩薩」,來達至彰真如顯佛性的位階,要能進入蓮花佛國淨土世界,必較容易。否則若以在當今「唯識學理論建構」,欲讓有情眾生明悉,則恐非易事,又難以達至成效。必要運用了大眾的傳播工具來推展,才能把大道系列來推廣出去,況且崇心所扮演的角色,則是非比尋常。在未來中漸漸進入整體的內髓,又在一冊冊的連貫中,讓自己來成長,讓自己來學習,讓自己來完現於當下。才是對自己能了知自己欠缺的地方在何處﹖能把此天機下化,並非僅是此些微因素之造就。在上蒼佈局的同時,亦有諸多的配合,如何推廣﹖如何傳播﹖皆能如理而實際,了知即能作更大的發揮。

  大道明心了天機 大道見性澈自己

  如何推廣來篩選 才是明悉演天意

  人間有情化大義 宇宙真理誰相比

  崇心著作非尋常 明悉體証天地基

  盼此能讓自己去體證與成長,如何來在傳播中發揚真實的理諦才是實際。明否﹖明否﹖

 

第四回 覺性淨化   八十九年六月二十三日 庚辰年五月二十二日

南海古佛

  南海清淨本來地 古佛慈悲仁德濟

  大道系列再著作 覺性淨化人生題

  由人類的生存取向來作了別,是以覺性來成就「漸悟與頓悟」的根本,是對有情眾生,明悉一切生存的實相。要以實相加上靈性的成長,才是對自己能有向上提升的因本。是對有情眾生的明悉體證過程作建構,必要將漸修漸悟,與頓成頓悟的根本來了知。因而即是對自己在覺性之中,要明悉體証的正是如此。

  人生的因本,是覺性的創發過程。其真實的本來目標,對自己能有相當敏銳的覺察力量。因在觀察一切生存的取向過程,將淨化的因本源來促成,讓自己在覺悟自己本性的創發,才是正確。要明悉的,正是把覺悟有情的過程來作體證。因「覺性」的篩選功能是十分的必要性,若無法能在篩選過程中。去蕪存菁並且全部歸納收容在一起,則會是良莠不齊。因此篩選的動作將是十分的重要,必須要明白的正是如此。若無法作篩選動作,而一味照章全收之時。則無法分辨其是否能擔當重責大任,或者僅是個充數而已。又對自己要了知在篩選的動作中,不可將其來作停止。因在淨化的本質,是要了知,不可存有根本無法作到自己能否提升,能否作到自己超越,必要能明悉的是把「淨化與篩選」的動作來作分別。

  篩選是要將良莠之種因作分別,故「種因」即是一切因緣體的過程。若無法能明悉在「種籽因」中去作篩選,根本都無法能有其淨化的動作與功能。如何來篩選,又如何來淨化,必要將此動作的作為來向上提升。能肩擔重責大任者,才是足於適任,因在淨化與篩選的同時,動作功能中要明悉的正是如此。

  覺性是通過一切生存取向的總合體,如何能明悉生存取向的過程,而不會跳脫於生存的潤生過程,則是要讓自己去作經驗,去作體證,去作身體力行的結合體。如果不能由結合生存的取向經驗中,將自己來成就,讓自己能有接受世間法的歷練過程,則是有情世界的眾生所應該要有的動作。必須要讓自己在此人世間去作結合,並且通過了一切生存的酸甜苦辣,與種種歷練心路過程。如何能俱備此因緣,與生存的取向過程。則是自己在經過了「種因的篩選」,更是自己篩選自己。然而人從來都不會自己篩選自己,則在自己是如何來明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又生活是不會憑空跳脫。覺性的種因篩選,正是自己篩選自己,能否足堪重責大任,或僅是個充數而已,皆在於自己能否作到自己的篩選力量來發揮,才是作自己種因淨化因緣本的動作。

  淨化了覺性是通過取向的結合,而把自己在於生存的過程而不會跳脫,亦不讓自己僅是個道聽塗說而已。且在給予自己有千真萬確的身體力行,不但是累積了一切覺性種因的根本體。篩選的過程是必要「淨化、淨濾」,才是讓自己在生存歷練中,有其確實的經驗累積。更讓自己在生存中,讓自己的覺性更靈敏、更充滿智慧的結晶,則是人類世界所必須要有的真實理念。

  淨化的本質並不僅是對自己,又對外在的一切因緣體來作促成。如此所創發的,正是讓自己了知覺性的本質是如何。又如何能達至,在篩選生存不良含因的過程中來作淨化,由過程中去作淨化才是真實性。必要明了體證的,正是讓靈性覺性的淨濾淨化過程,則是要通過因緣果報的促成才能達至。否則人類世界的種籽因,能否在未來肩擔重責大任。則在於當下的篩選過程,才可以見至未來明心見性的因緣本。

  明悉種因乃前端 淨化篩選更是煩

  種籽因本能清澈 覺性必可通遍轉

  淨濾過程乃沉澱 化除誘因展本原

  明心必要能見性 有情天地理正圓

  此偈同眾生相互勉勵之,在未來中將有諸多的見證,來作顯化與導引,亦在於未來中更有豐富的體證過程,讓自己去成長與學習也。也正是通過身體力行的結合,讓自己來成就於大乘菩薩行的覺有情。盼之﹗盼之﹗。

第五回 覺性清淨     八十九年六月三十日庚辰年五月二十九日

南屏道濟古佛   

  南開著作大道書 屏障功德有特殊

  道濟本現古佛身 覺性清淨業因除

  由覺性中,是把淨化因本,可成就於生存的學習與成長。因而要了知在覺性之中是很清淨的,甚且是一絲不染無瑕疵。在覺性與佛性的平等觀,至最後是無分別。但在覺性中仍有諸多要化除的,是把清淨來成長,是把淨化入於晶瑩剔透之中,及在覺性的本質,要能對自己提供在成長與覺悟的範疇,與覺性的因本緣。又對自己的靈性是最上乘的發揮,無論有情非情的芸芸眾生皆可達至此一境界。是在覺性的本質中,要明悉對自己生存的利益,是同天地、同無極、同虛空、以及同宇宙皆能一體如是。更且入於「一境性、一合相」中。我即天地、我即萬物、我即眾生、我即菩薩,我即聖神仙佛。要明悉的在於天地與無極、虛空、宇宙之中皆一體如是,皆可暢自然而然的如去又如來,乃在覺性的本質中來作彰顯。因而覺性所能成就的,是把自己的靈性來作上昇、來作超越。在清淨無瑕的覺性本靈中,是如何來成就於佛性的根本因緣。若能了知在覺性中的清淨,是無比的高貴,是無比的乘越。在佛性中所具足的,在覺性中早已都可以具足。不僅能明悉自己的本心,亦在覺性中來達至上昇的基本因緣。

  覺性的因本緣,是讓自己能了知一切天地的實義。去讓自己同有情萬物眾生,更且能融合於天地、無極、虛空、宇宙之中。即非僅只有我個己而已,而尚有廣大的芸芸蒼生。又在覺性的發揚,是把明悉體證的過程來作了知。更在於對自己能具足大因緣、大福德、大智慧、大願力、大行持。亦在於大仁大智大勇中去應對與作為,更可在當下的現世中,去成就自己與芸芸蒼生。是要對自己來負責、對眾生來負責,對上蒼來負責。是在對自己成長的因緣體作乘越,必然可以達至根本智慧的展現。因而在覺性清淨,是不存有一絲絲的波紋,更是平坦而無任何可以波折的因質,來把覺性因本的清淨入於本靈。即是如何來彰顯佛性,才是對自己,有一份長遠教育教化課程的觀念與作用,才是如實。

  如何燃點心燈是十分的重要。要了知在人類世界,若不能「燃點心燈」,即沒法讓自己,在點燃自己的佛性心燈,去照見自己過往的業因業果,該如何來完消。且是把過程能點燃了心燈的光明,來照見自己佛性。才是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會背離生存的基本要求。然而若入於修持與作為的範疇內,是必須要了知修持與生活,是兩相齊頭並進的。若是自己入於修持的位階,或是進入修持的團隊中。請問眾賢生,是否還要生活﹖還要吃飯﹖還要吃喝拉撒睡否﹖或者是把這一些全部來拋棄否﹖來跳空否﹖試思即明﹗因在當今時代更甚如此。果若修持可以跳空於自身生存的基本要求,那請問在修持中即不用通貨否﹖不用吃飯否﹖不用生存否﹖僅是作個不同於社會生存的異類而已,尚且有的團隊中更嚴格於社會生存,更且在生活的當中,要一板一眼作學習與成長。要了知在覺性中是清淨無瑕,更且在日常生存當下,要能達至此境界。僅在於當下的我,是把觀念作為與修持及生存要義,能否達至一境性、一合相很難論斷。然而若是無法如此,那在生存當中,往往會悖離潤生的侷限。因而覺性的清淨可由此來學習成長,而達至清淨的本靈因質。了知如何來把自己的靈性入於清淨中,是當下即可行之,不必再寄望於未來中才可達至的。如此要明悉「覺性的清淨」,是把「種因」的篩選過程。來「淨化」即是對自己靈性的清淨,有一個真正踏實的基礎。否則欲「燃點心燈」照亮自己的佛性,那根本是在自欺而欺人。明悉覺性的本質,即可常作為一合相、一境性的境界,清淨自己的本靈。如此之後,又恢復了日常生活,那即可在當下中去體證。自己的成長,靈性的淨化,清淨的覺性,必是要燃點自己的心燈。去照亮過往的業因業果來作完消,才是對未來的生存取向中,去達至靈性的淨化,覺性的清淨乃是清澈無瑕。

  生存是要把自己在日常中,化除了對自己所不能了知的「無明來清除」。靈性才可以和肉體,來作到相融所應有的本質。乃是覺悟了有情世界一切的眾生,皆能合而為一。亦能和天地、無極、虛空、宇宙合而為一。要下把工夫如何來執行,即是如何來燃點心中那一盞明燈。去照亮有情世界的芸芸眾生,才是了知天地的真實義也﹗

  覺性靈敏無瑕疵 自己明瞭自己知

  清淨無為佛性顯 彰顯覺性自性持

  燃點心燈照自己 明悉體證天地義

  合而為一乃自然 當下即可契仙機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即能體證於自己在清淨之中,是如何達至自我靈性與佛性的發揮。

第六回 燃點心燈      八十九年七月四日 庚辰年六月三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燃開大道崇心因 燈心永燃乃無垠

  古道真如今再顯 佛曰燃點心燈引

  由崇心成立真佛心宗,是在於如何來燃點心燈,照亮自己的光明,必要了知如何來行之,又在心中那一盞的光明心性,如何來彰顯。因要明悉是將心燈作自己成長與成就的因本。在心燈的明亮中,要了知心燈是佛性的光明引導,是對自己能否明悉與體證。因心燈的點燃是要在當下之中來作建構,在上蒼降下了芸芸的有情眾靈子之同時,必然亦給予心燈的光明。然而在芸芸眾生皆因凡塵的種種,羈絆了自己靈性的成長。更且有些早已埋沒了自己靈性的光明,且讓自己在凡塵中有諸多的業因、業果之顯現。

  燃點心燈照亮佛性,是凡塵的眾生所欠缺的,而此欠缺是要明白如何來補足。若是無法補充其心性光明的顯現,必然是無法給予自己能有向上成長的因本。則讓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遭逢了諸多的阻礙。更且對自己靈性的投射過程,遭逢的阻礙根本都難以了知,能否把自己入於顯現心燈的光明面。在凡塵有情眾生,皆是欠缺於此的根本因質,即常受到自己無明的礙障。更且對自己在凡塵中有諸多的業因、業果、業報的償受過程。且在人類世界中,更無法去燃點自己的心燈,與彰顯自己佛性。又崇心所成就的「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即是把心中那一盞的心燈,在人類世界來顯現。然而能在人類世界如是彰顯了,自己心中那一盞心燈的光明,才是崇心所應有的基本課程。

  真佛心宗所應該實行的宗旨,乃在如何來「燃點心燈億萬盞,彰顯佛性無邊岸」。是我崇心所應有的基本教育、教化課程。對自己能向上提升,更且能下化於有情世界的芸芸蒼生。乃對自己資糧位的實行,亦對自己精進位的完現。更且在圓滿位中來融合,且在乘越中更入於超越的位階。即在當下中來作成長,並且在現世中來作為自己了脫的因本。因而真佛心宗所承領上蒼的懿旨、玉旨、道旨、佛旨即是非同小可。乃在於是「理筆」宗主,的含藏與先天本願,亦是宇宙主宰 元始天王恩師的道旨所頒示。要了知若無「理筆」宗主,即沒有今日「真佛心宗」,也就無法能長遠並一冊冊連貫的,把大道系列天書來著作。要了知其在先天之含藏中不可欠缺的,正是先天因本的資糧。否則又有何者能擔當重責大任,乃是在考其根基、根器的同時中。上蒼欲廣渡眾原靈來作回歸,若無法「燃點心燈照亮佛性」,那根本都無法能有真正的天機。

  燃點心燈是我佛家所最重要應用的本緣,不論一切的宗教派脈,皆是如此,亦不論儒、道、釋、耶、回、天道皆是一體。如何彰顯佛性是要在當下中,去進入於蓮花佛國的世界。因而在崇心的聖務中,為何能契得佛教五大教主尊等的厚愛,乃在同「理筆」宗主的本靈有深切的關係,要在燃燈的本靈中作建構。因而即是對崇心的大聖務中去培植、去作護佑,更且在上蒼的道旨中,把燃燈的本質下化於有情眾生。因在 燃燈是比 釋尊更早成佛,又在當今的俗世中,來相助於 釋尊。亦把未來龍華三會才能完成的國度,與提前把彌勒淨土,兩者皆拉至當下中完現,讓一切有情眾生不會跳脫於當下的現世。又在 無極皇母所頒示的旨意中,是把天道、慈惠、母娘、三清及一切的系統中來作建構。更是提供上蒼的真實理諦,去下化芸芸有情眾生,是為無極所頒示的因本。

  燃點心燈在當下中,則較欠缺,乃在不知如何行。故上蒼即以真實理諦作下化的資糧。因此能給予有情蒼生,不但能一步踏穩又一步前行,必可在「一步一腳印」完現於當下中。因對有情眾生,不但可以提供真實回歸的因本,而且能作未來超越無極、虛空的因質。必在於大宇宙的大空間中去作更大的發揮。要了知在天地有情眾生利益中,不僅可以對自己,更對眾生上昇與超越,亦對沉淪於五濁惡世的有情蒼生,更能作淨化與回歸,因此要了知燃點心燈是十分重要。若是無法能明悉其實行的方法,更難有對自己上昇超越的當下中去作回歸。因而在凡塵的俗世中,必然要明悉與體証,一切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才不會脫離於修持與潤生的重要性。明悉否﹖

  燃點心燈當下中 啟開真佛揚心宗

  明悉體證人世間 必可有情化大同

  蓮花佛國在當下 寄望下世難亦假

  成長實行要精進 圓滿乘越逍遙暇

第七回 彰顯佛性      八十九年七月七日 庚辰年六月六日

南無燃燈古佛降 

  燃點萬盞心燈明 古佛德澤眾生情

  大道見性助弘展 彰顯佛性乃本靈

  由燃點心燈來論,即是把人世間的種種,能提供眾生在彰顯佛性的同時,要了知如何把心燈燃點。必在是要能明悉體證,更且是對自己的方法,能有真正的達至其效果,如此即可在當下中來作建構。因而即對自己能了知與體證的方式中,去作一點一點的累積,更把真正的方法來成就,在方法的切實應用與否而抉擇。

  彰顯佛性是佛家所引用,欲達至的境界,其正是對自己能了知在於凡塵的人類世界中,有其確實的必要性。因而彰顯佛性,若不能棄除在第八意識中的種種污穢垢識,即難有達至彰顯的目的。必對自己難以能去除其垢穢的思想,與業因業果的顯現。乃在彰顯的目的,是什麼﹖又如何來彰顯,切切有實在的必要性。在凡塵人世中一切因緣果報的化除,更對自己心性的提昇是必要了知。

  彰真如顯佛性,是在此當下有情眾生,最切盼能達至的目標與作為。其真實的過程,必要能燃點心中那一盞明燈,即是明心見性的本體。故在了知「燃點心燈 照亮佛性」中要能貼切的實行,更且不可拖泥帶水,而有諸多業因業果之償還。乃對自己明瞭,體証一切世相的同時,必要在當下中來作建構。而且要明白如何來燃點心燈照亮佛性,才是真實性。

  因在彰顯佛性的本質,不但先要把外在的因因果果來完消、而且必要來償還。更且要來作真正的超越,即在觀照自己靈性,在作向上提昇的當下,明晰燃點心燈是何等的不容易。

第一要建立真實的體証過程,而非是道聽塗說。

第二要讓自己在人類世界中有真實經驗的累積。

第三則是要明悉在如何化除「業因、業果」顯現的同時,如何來完消必是要能對自己既往的天賦使命,一一來作至完成。

第四要對自己的職責能作到盡善盡美的行持。

第五要如何有具足真實的資糧位,才不會只是對自己,又無法能作真正的超越上昇也。

  燃點心燈是對一切現世的「真實理諦」作建構。必要從唯識理論、唯識觀念、唯識行徑中明晰如何來建構,以及要從唯識理論、觀念、行徑中明晰,如何來達至對自己的成長,更且對自己能體証與了悟,是對自己有否切實的實行功效。

  體證是把心燈點燃,必須要能明晰一件事,是對自己在人世間,作真正超越的基本範疇與契機。必要在人類世界中才能體証與了知,否則永遠都在追逐一個不可預測的目標。即是對自己無法了知,真正上求與下化的功能是何者也。有情眾生皆對此無法明晰體證的天地實義,更難以達至真實性的明白。即常受到五塵境與外界的引誘,常會造下諸多的業因業果。更甚時常在自己能明晰體証,當下無法能達至真實理諦的應用。況且是造成有諸多受到經典文字障的左右,更甚亦在經典中受迷惑之障礙。才是無法體證在燃點心燈中真正去行持,若能跳脫經典的文字障。要來燃點心燈必較容易,因對自己在經典的體証中,況且不受文字障所左右,必然要達至見性即較容易,亦在於明晰自己的本心、本性中必較快速﹗

  燃燃燃點亮心燈 燈燈燈光照光明

  古古古道今世情 佛佛佛靈理筆證

  前因明了今世身 真理弘揚更能成

  佛心本質須體悟 宗脈開拓度億靈

  此偈供有情眾生相互勉勵也。

第八回 佛性秉性     八十九年七月十四日 庚辰年六月十三日

南海古佛降

  南贍部洲揚聖務 海池天地著天書

  古德再顯本因緣 佛性秉性之本處

  由彰顯佛性來言,入於其內在是把自己的佛性來顯露。但在內在,都有其存在於原始的本性。故常在人類世界,有對其自己生存的阻礙,更且以俗諦來成長。因而在對自己的成長,常會見到的是把秉性來作發揮。然而在人類世界即難有對自己生存的利益中,有其向上提昇的因本質。乃在對自己的靈性中,不能清澈之關係,是在佛性的彰顯,都有如此的過程。

  佛性與秉性乃存在於自我的本靈,即在性體的本體來言。其難以對佛性的彰顯,常會阻礙自己生存的利益向上來提昇。反而是把秉性用於自己生存的利益,讓自己永遠皆在人類世界,而無法脫離其漩渦。乃因在秉性中無法破除其生存利益的取向。相反的更讓秉性來行事,即一世世反覆對自己的因循作為,給予肯定。殊不知在人類世界,若沒有用天性行事,不管佛性如何彰顯。那無異僅是曇花一現而已,乃在常讓自己的秉性入於阿賴耶識。因而一切有情的眾生,會沉淪也是在此的狀況,難復對自己生存取向的擷取功能。讓自己作自己的主人,反而讓自己作自己奴隸,尚且不了知還沾沾自喜,以為天地中僅有我自己最聰明。

  在用秉性來行事之同時,是會讓自己入於難以轉圜的相循過程,即對自己在人類世界,無法破除生存取向的擷取功能,是把自己在凡塵中,讓自己承受著五塵境的折磨與阻礙。因此眾生在佛性與秉性,必要了知對自己是如何行之,又如何來達成上昇與超越。乃在人類世界中皆無法體認與了知自己是用佛性來行事,或是用秉性來作人。因而秉性之不可取,則是對佛性來言,又如何了知人類世界若僅是用佛性行事,那是對自己是一種相當難以配合,在人類世界中的困惑,若是有情眾生皆用佛性行事之時,那佛性彰顯的本質即無瑕。

  但人類世界往往是無法引用佛性行事,反而是在把秉性來發揮。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切有情眾生皆在用秉性行事之時,反而會對自己一種常受到阻礙的困惑。因而若以彰顯佛性來行事之時,亦要觀視其生存的環境與境界而言之。果若在於佛國淨土中,自然可以發揮此佛性的彰顯。必要能應用自如,況且能了知如何行事。一切仙佛下生凡塵之時,常會不知是如何應用於佛性天性來行事,或是應用秉性與魔性來行事。則是無法能認清楚此一點的關鍵性,常會沉淪於五濁惡世中,有之更永遠都沉淪於人類世間。

  秉性並非是不好,乃在如何應用的恰當與否而決擇也。因在秉性的人類中皆可應用自如,況且常會讓自己在生存環境,都可以把一切事物來迎刃而解。故在自己都可以應用自如,而難以彰顯佛性的的發揚。是自己給秉性來埋沒了,一時之間欲回復清盈的佛性,則是恐非易事。乃在受塵垢一層層往上堆積了,甚且無法能回復清盈的天性,欲來彰顯佛性即較困難。因為眾生生存有其生存的方法、仙佛有仙佛生存的方式,即是對自己佛性彰顯與否,而評判其作為是如何。

  佛性之彰顯,是對自己生存取向,一種向上成長的累積。亦是把凡塵的種種塵垢來化除,不但能清澈無瑕,甚且是晶瑩剔透。故在人類中若無法了知佛性,亦難以化除的秉性,即是生存在人類世界中之種種行徑。尚且對自己在淨化了秉性的同時,反而無法能清除其凡塵的污垢。即似六祖﹕慧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才是讓自己入於﹕神秀大師的「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在人類世界即是此兩種心法(態)與作為,才是讓自己入於一切都在於塵垢中,讓自己來埋沒了佛性的彰顯。更讓自己皆無法去清除,反而會沉淪於五濁惡世中,皆是因為如此的關係。

  人類世界的生存取向,若無法明白在凡塵的垢識生存。反而對自己能否向上提昇,且能似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即在自己心性的提昇,與佛性的彰顯。若似曇花一現之時,反而讓自己的靈性只清除一部份而已。那是在未來中皆可讓自己能掃動其沉澱的污垢,反而會是對自己向上學習成長的原始力量。因而在於掃動其沉殿能一一來清除,那反而會比一些,永遠都無法掃動的頑靈,更可提昇。如何能體証自己的清淨本質,即是自性的清澈。

  佛性本來清淨澈 秉性作合難明遮

  了知人世上下分 佛性秉性自我徹

  何愁不能化前因 乃在清除垢穢明

  體證生存用自性 佛性亦可超昇引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即可體証自己在秉性中,如何破除魔性的彰顯。

第九回 秉性魔性    八十九年七月十八日 庚辰年六月十七日

南海古佛降

  南海天地真實理 古佛降著見性機

  人生根本在行持 秉性魔性兩相宜

  由秉性入於的正是把人生的因緣過程來創造,又對自己生存的取向過程中,能有其依據條件。即以自己的實際生存來作建構,對自己能否通過,在人世間的生存過程來創發與行持。是對自己如何應用於自己的秉性,然而是對自己生存的取向過程,又時常遭逢了是非、對錯、○╳的侷限。且是讓自己來作實現,在人世間的種種因緣過程,即給予是用秉性來行事。故對自己的無法了知是以秉性作事情,即常讓自己入於難以轉圜的漩渦。又是對自己無法能用佛性來行事,即永遠都在輪迴之中。

  因在輪迴之中,而無法跳脫於此侷限。即是在自己預設立場,讓自己永遠處於無法上昇與超越。因而有情眾生皆是如此的過程,則是自己對自己的無法了知,與無明的顯現之同時即難以轉圜,以佛性來行事。故在秉性來言,若是難用佛性、天性行事,即會遭逢在秉性之中的魔性,來讓自己永遠皆存在於磨心、磨性、磨脾氣的過程。乃是磨鍊自己的心性,來入於魔性之中,因在有情世界的佛與魔,正是一體而兩面。而且只是一個心態的轉變而已,因是在磨鍊了自己的心性與魔性,皆是無法能透過修持的轉換。相反的更甚於因為考磨太多了,即是形成對宗教與修持的不信任。又在心灰又意冷的同時,讓自己難以創發信仰的真實理諦,是給予自己難以轉圜。有時上蒼來考其心態與智慧的當中,必觀其「心態、應對、智慧與作為」,來實際了知是能擔當重責大任,或是僅是個掛名的追逐者而已,更可在於此階段來了知。

  因為是磨的太多了,且能讓一位沉淪的有情眾生,能夠脫胎換骨的來作為上蒼的大棟樑。是否能了知是在磨鍊的過程,能否引發其不信任或是來作毀謗,與對宗教的排斥及修持的誤見(錯誤的見解),即在於此過程中來了知。倘若是永遠都在於福報的享受過程,其永遠都難有上升與轉圜的機會。因是對自己能有刻骨銘心的實際生存過程,皆是點點滴滴都透過自己的腳步,是否應該調整,或者僅是永遠都處在其目前的階段,必要了知遭逢了諸多阻礙之時,一切的過程,是否要如何來改頭換面、改變心態與作為,即在於「智慧」的應對中,讓自己能了知是該如何行,又如何作,才是對自己「心態、智慧、應對與作為」,來作為分數的多寡與評斷,是給予自己多少分數,亦由自己來給予自己打分數,而不是由上蒼來打分數。但要了知在第八意識是無法能造假,一切的生存過程、起心動念,皆入於此處儲藏,即一一的顯露於自己的阿賴耶識中,即心王的顯現。如此即可了知是用秉性來行事,或是用魔性來行事,皆是透過了考磨的磨練之中來見真章。

  因魔性是給予自己一種無法能得知的取向過程,則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一次次的選擇取向中,即是求不得也。如此在反覆的循環過程,皆無法能得知,自己的喜好,即受到自己心念意識的轉換。故在當今時代的有情眾生,皆是在此過程來作為,是自己無法能得知,自己無法能具足。且一而再的一次次心灰意冷,即是在魔性中顯現於生存的當下,如此即是對自己無法能深切體証。自己如何來作改造的過程,即是受到迷惑的阻礙,亦是迷障自己。根本都無法能跳脫於此過程與心態,促使自己難以跳出此侷限。然而是否能退一步路,來了知一切的事情的來龍去脈,甚或退一尺來觀看該如何作為,更甚者退一丈來觀視整個事情的脈絡跡象的過程中,不但是自己能應用智慧的顯現,亦可把佛性來彰顯,況且不受到魔性的阻礙,因而有情眾生皆常在此侷限中,讓自己對沉淪於此的過程無法自拔。要了知如何去觀看一切事項的來龍去脈,軌跡可尋的脈絡中,是要了知如何行,才是改造自己往上提昇,否則若自己無法能跳脫於此界限,即難以化除當下的阻礙。

  秉性本在人世間 魔性亦在人世間

  佛性亦在人世間 天性亦在人世間

  見性本質要了知 如何行作自己持

  秉性魔性人之性 天性佛性必明晰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在人類世界中,若是不能明悉自己的所行所為。是難以對自己的未來有真正的行持,亦在是迷障了自己,又無法能作更深一層的體証。乃是難以把自己,用另一角度去觀看自己。果若可以跳空在天上來觀看,即可以一清二楚,皆是在自己的行持中,是無法用天性與佛性,如此秉性與魔性,常會戰勝於天性與佛性,即是如此。

第十回 魔性惡性    八十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庚辰年六月二十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真佛心宗法會彰 燃點心燈億萬盞

  傳燈無盡理弘展 魔性惡性化除障

  由魔性之中來入於正以惡性來作生長,其目的乃是對自己生存取向,與取得物質的享用。如此必須要明悉在於惡質中,若永遠皆處於此階段,而時間又是太長久,即會對自己佛性來抹煞。故在此魔性之中若長遠來成長,必要來明悉的是如何把魔性來化除。因在惡性之中,若無法能根本化除,即難以對自己生長有可以向內修的本質。況且惡性之中即是魔性之本體,乃是讓自己入於難以轉圜的局面,故由魔性中的惡性若彰顯時,即是真正的大惡人,乃在是給予自己難以化除此侷限,亦是對自己無法了知,在魔性中為何會是如此。

  但在有情眾生雖是有此過程,然而上蒼亦不忍在其魔性彰顯中,再加上惡性的行使,促使每一個人皆無法能讓自己去作改造。乃在對自己能否化除其魔性中的惡性,才能彰顯善性與佛性。若是處於此階段,根本都難以對自己的生存取向,與物質的獲得中,讓自己不再造惡業,更且不再造惡因之循環。又是對自己能了知在造惡中如何剷除,亦對自己無法能破除心境中的惡毒因質,且讓自己再加深於惡之因質,乃在於如何能成就自己的因質,即是往良善佛性的行使。

  惡性與魔性是兩相加在一起。若是無法把其來分開之時,又兩者相加必然是業上造業、因上加因、果上加果,更是無法來轉圜。是對有情眾生,若無法體證於此的事項中,即難對自己,生存利益有相當大的進展,反而是對自己心性的殘害。但在物質的享受中,惡性者即較善性者來具足較多,亦因較容易造惡業、造冤債。是對自己惡形惡相的行使,即是對自己一種相當殘忍的事實。在於諸天仙佛皆不願見至如此局面,適時來轉化其心態的作為。若長遠難以轉化,亦是無法破除其惡性中的作為。因而魔性雖然是不良因質,但在有情眾生反而是一種向上提昇的因本。

  魔性之中若能當下來作反思,乃在是一體而兩面。亦是一種向上與反面的成就,然在惡性中即難以有此契機。雖言佛魔乃一體,但其可以細分其是否惡性與魔性,故要了知佛、魔僅在一念之間而已。但惡性絕非在一念之間,反而是種相當長時間之累積所達成。人類世界為何有此惡性,乃在人類生存的取向中,常會昧己心求,讓自己來遭逢一次次的惡性循環,亦是對自己無法能破除其惡質的因本。如此必是難以對自己,無法能有其真正作改造、改思想,反而會讓自己認為所行所為皆應該。因此在長時間或者是一世世之相加累進中,根本都難以進入天性。若要改造其心性的轉變,則恐非易事。

  人類生存的根本是作改造。在於有情天地中,不論任何物種皆是一體如是。反而在人類世界中的人種,更甚於第三空間的魔性種類,而來的相當惡質。亦是難以存在於此世間,但其尚存有天性之同時,欲彰顯佛性必要有時機與因緣。又上蒼不忍不教而誅之,即給其留下一條生路,亦給予其改造與改過的契機,如此乃天地之大德也。能引渡一個惡質之性的人類,反而是比渡化較多良性的人類來得不易,亦較能對社會是一種良性的展現。必須要明白天地的大德,於有情世界正是如此,亦要對此惡質的歹人來作改造,乃是上蒼的德澤於有情世界。

 

傳承無限       八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庚辰年六月二十四日

南無燃燈古佛

  崇心庚辰法會開 燃燈古佛降臨來

  燃點心燈傳無盡 彰顯佛性光明排

  由庚辰年的荔月念二日來傳承心燈之點燃。是把我燃燈心法來彰顯,在此有情的世界,能互補 世尊之弘揚,亦是開啟二十一世紀的蓮花佛國淨土世界。故在於崇心所承領的天命,將把此聖務來開展,為何讓崇心來作此聖務?有下列五點:

  一者,是觀看了崇心諸賢生與理筆宗主之堅志不拔,能在最困苦環境中與最無任何的資源。即在最挫折與毀謗中,來觀視一個人的心態作為與應對及智慧的了別。因在崇心理筆宗主能榮膺此聖務,正是有切實的法統與福緣。更在是讓一個主導領航者能了知上蒼的德澤,是有其真正的教化功能。因此崇心所領的使命與責任,皆是不同於往昔與當下的任何宮堂與道脈。

  二者,是把我燃燈在於前段時期,所渡化回歸的聖佛,在於此時代來下化於人類世界。然而在此兩億佛子下凡來的同時,我燃燈亦難在天界逍遙,故而亦下凡來尋覓真正有法統原脈的主理道場,崇心所承領的聖務四載餘,能一次次通過了對我「燃燈心法」的提倡,實是我「燃燈心脈」的主導宗脈也。因而在此當下如何來引渡此下凡的二億佛子,更且引渡千百倍的回歸,乃是在彌補 世尊在當下的不足,以及過往佛家經典所欠缺,與沒有著作的論藏來下化於有情世界。因此崇心所扮演的角色,不但是演繹了天地有情的德澤,更且是演繹無極、虛空、大宇宙的德澤於芸芸蒼生,亦不僅在此天地中的有情眾生而已,尚且要了知且如何來開展「宇宙的生命」,把自己歸向於無極、虛空、大宇宙天界才是真實性。然而必須要能有真實的理諦,才是對自己能具備有上昇超越的資糧,才是真實性。

  三者,在此叔世的當下中,一切的眾生,皆以自己所行所為的教脈來弘揚,是作自己的推廣。殊不知在德性與因果中,如何應用智慧來提昇才是正確。否則若一味認為自己可以同天地來相通之時,那只是仙佛的而已。又自己沒辦法具備真正的福德與智慧,乃是當今千門萬教所欠缺之主要因緣。崇心在今後,必須要能提昇自己的學習經驗。更把真實理諦應用下化於自己,更推廣於有情世界才是真實性。在崇心當下所遇到因緣皆非正統,固而在此當下,必須要作調整,如此才是真正可以向世界來推廣。因在此當下,正是佛魔兩相岐障的世界,如何來轉換推廣才是真實性,必須用智慧去觀看,因而即賜予理筆宗主天眼神通力境,來觀看有情眾生的一切作為與因緣,才是讓崇心能有更豐富的資源。

  四者,崇心是揚我「燃燈心法」的主體宗脈,不論在任何時間與因緣中,皆是要護持。因此在將此心燈傳承於崇心之中,是要作永無止境的擴展,才是讓有情眾生皆可點燃自己的心燈來作傳承。因此崇心的基本聖務,則是一期期來行使,如此是上蒼遴選棟樑道脈的基本作為,我崇心不但能把此「心燈」來傳承與弘揚,才是對我燃燈心法道脈的建構。因而在此大道系列第八冊大道明心,繳書完成後,即開啟「真佛心宗」│燃點心燈億萬盞,彰顯佛性無邊岸。如此給予崇心的肯定與贊賞,才是對理筆宗主的提倡,因而對往後來燃點心燈者,為師早已把此心燈寄於光明榜上,只待有緣者來點燃而已,故而要先淨化,才是對自己心燈的顯現無盡。

  五者,是把此心燈光明榜於崇心道脈來弘揚,必須揚我燃燈的佛靈,皆能回歸更是超越,更且來引渡千百倍之佛靈。而我崇心的整體道脈,不但是非比尋常,為師亦會常駐於崇心道脈,因而在每月的初一、初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每五日皆常駐於崇心也,亦是對我燃燈心脈的推廣中來作護佑,不但是我燃燈而已,尚且有諸多的佛聖,亦同時駐駕於崇心道脈,如此要推廣真佛心宗,亦要諸多神佛與諸賢生共力促成,才是真實性。

第十一回 佛性魔性  八十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庚辰年六月二十七日

南海古佛 降

  南贍大道本法生 海天一色因自成

  古言傳承揚理諦 佛性魔性彰顯明

  由魔性與惡性兩性來言正是入於魔之境中,乃是對自己無法能作了別。亦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另一種摸不著邊際的悲哀。如此亦對自己無法來了知,其正是處於惡質的魔性,因而惡質的成長,是在人世間皆受不良所影響。又把自己留在人類世界,常把自己入於難以轉圜之境地。佛性必是對魔性來化除其惡質之本性,乃在對自己無法能作改造,且讓自己承受了一切苦果。又一切皆是在造惡殃之中,讓自己難以明悉清澈。亦對自己無法能掌握於佛性的彰顯,反而是把魔性來成長。因此對佛與魔之兩性乃在一體如是,又是一體兩面,皆難見至自己用何種性質來立於人類世界。如此對自己佛性的彰顯,根本都難以把握,僅沉淪於魔性的惡質中。

  一切有情眾生,常會生出對自己的性向區別於種類,難以了知佛魔兩者皆是自己的本性。因而本體的根性,即是無法明悉自己該如何行,又如何為,乃是眾生的悲哀。魔性在當下的世界,若是欲見至即是相當的容易。在一件事物的起始,若心生不悅,更且讓自己七孔生煙來顯示魔性於當下。又對自己魔性種別來引動其惡性的彰顯。如此在人類世界,所常用的皆以秉性來作人,是無法用天性來行事,是在魔性無法破除其真正的了知,與明悉自己如何能化除其惡質的秉性,皆是讓自己都沉淪於造惡的深淵。

  惡之種性乃對自己一種相當深的殘害,在一般眾生皆無此了知。但若是沉淪太久了,又無善知識之善化與仙佛之渡化。根本難以彰顯在佛魔兩性的天性行事,反而是沉淪於惡性的根本質地。即永遠都在造惡因與惡果,造惡果反而是難以上昇。即是如此悲哀的有情眾生,無法體証在自己心性的折磨,如何來化除秉性中的惡性,亦是魔性中的惡質因本源,是阻礙有情眾生一種向上提升的根本因質。

  佛與魔乃ㄧ體兩面,又魔與佛皆在人世間。眾生可由當下中來了知佛性的彰顯,是如何行。又如何能能燃點心中那一盞光明的心燈,來照耀於佛性的本體。然而若承受黑暗的阻礙,甚且把惡質因性,下化於自體本性。即蒙受了一層層的黑暗,因此佛與魔之分差是自己所承之,自己所受之。一切外在的魔境反而較容易來化除,甚且可由人之正氣凜然,來昇華於自己佛性的彰顯。

  佛本人之成 魔亦人之成

  何者了自真 化除見分明

  若無法了知在人性中的佛魔,皆由自己本心之照見。亦是對自己佛與魔所促成的本性因質,了知皆是自己心念意識的起動。如何由自己來轉化,或由仙佛來引渡把其魔性化除,把佛性來彰顯才是真實性。因而要了知佛與魔是不兩立的,僅在一個自己心念意識所主導而已,外在的魔境是很容易化除。內在的魔性要化除則必須要深下一番工夫,才能達至與改造。如此佛魔不並皆是訛謬與外在,乃自己一體之兩面而已。因自己是佛與魔之總合體,自己可以觀視佛與魔之彰顯,才是自己能了知如何來化除魔境,魔性的本因質。要了知如何照見自己佛性的顯現,是必須要點燃自己「光明心燈照佛性」,明否﹗

  佛性彰顯乃自己 魔性顯現更是依

  了別佛魔本自體 不可言魔乃外忌

  人生堪嘆佛與魔 考程過了魔又磨

  一關關中來相叩 佛佛魔魔皆自我

  盼了別於佛魔的彰顯之本性,不可僅言佛性而不言魔性,那無異是自己欺騙自己,又難以面對真實面的化除。如何淨化於魔性,而彰顯於佛性才是真實。

第十二回 天性佛性     八十九年八月一日 庚辰年七月二日

南屏道濟古佛 降

  南屏道濟李修緣 古佛降來崇心圓

  人生因緣自相引 天性佛性是本源

  由佛性與魔性所分差的正是一體兩面,是讓自己去作抉擇,必要能明晰、體証,佛與魔皆在自己的心念意識當中。故由一切的性質來言,人類生存的根本,皆以自己的本性來作為。亦是讓自己在生存的當中,去了知對自己存在過程裡,把自己邁向於一種性向目標的追求,即是對自己的取向中來了別。在一切的取向過程,若應用惡質因緣,即是惡性來行事。常會受此的阻礙,即可給予自己了知,如何應用天性來作為人生的取向過程,須明晰是對自己的性向了別,如何去作判斷才是真實性。

  因是對自己生存取向,對自己的了別。常讓自己無法運用真實的理諦,反而會運用於一般世俗的理諦。才是讓有情眾生,無法通過真實義往上來提昇。甚且在自己生存的實義,無法能運用於真實理諦。即永遠都在一般之俗諦當中,而無法跳脫於此限制。是因人類不能了知天地運轉的真實義,又自己該如何運用於天性,則是天地間一切有情眾生,可以向上提昇的因本性質。是要如何來提昇,又如何來導引,才讓自己在生存當下,去運用天性作發揮。不但是對自己未來的性向了別,更且能作自己的主人,反而不會淪於受奴隸自己的左右。要了知天地中的實諦性質,不但是可脫離了魔性的藩籬。更且反面的把天地的實諦性質,來彰顯於有情眾生。則是一般的修子所無法了知與體證之過程,皆在於了知佛性的因質而已。故而天性則是大道之性,亦是無極之性,虛空之性,宇宙之性向。

  由天性即天心,明晰如何作天心的演繹過程,大道見性的因本質地,即如何來彰顯天地之心,即天地心、無極心、虛空心、宇宙心。乃在天心即天性,且如何去導引自己的性向,通過在人世間的造作中,作變化氣質。是了知眾生皆有佛性,又佛性的彰顯乃是佛家所應用而已。在儒道耶回等四家,即難以應用之。因而要了知在過往的人類世界,根本都無此「佛性」名詞。是在近此二千餘年來才有的名項。故在過往的大虛空天界中,如何能明晰天心,是一種真正可以向上提昇的因本質。即要自己來融合於天心、天性作行事,乃一般修子是難以體証。又在時遷法亦遷,時代已入於科技文明,不受宗教信仰者,已漸脫離了此一藩籬。正是讓自己可以用真實靈性,來彰顯的天性、天心,即在此醞釀著一切的作為。又此有情眾生亦漸脫離宗教的名詞,果若不能改造,反而一味的運用往昔名詞。恐在未來中難以引渡有情眾生,相反會讓此一些有情眾生,只注重科學文明,難以了知在靈性世界中去體証未來是如何?只動一心念即可成形的狀態中,如何來了知神通力境的過程,即是神足力境通。依此來觀,應如何運用在天心天性的行持,不但是當下崇心所應扮演的角色,而且是要奠立自己了知天心天性,以符合未來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與漏境神通力境的發揮,才是對自己如何去獲取天心天性的了別。

  天心即我心,天性即我性,如何運用自己同天地之心,同天地之性來融合,必須要能明白自己的作為與性向了別,有情眾生若無法體証於此境界,必然難對天心天性,有真實的認識。因天地之心即我之心,天地之性即我之性,乃是要自己對此有相當的了知,才是由自己來化除人類世界的種種束縛,必然是會了知自己在人類中是作啥事情。又如何來体證自己在人類世界,如何來彰真如顯自性,即天地之性,才是對自己了別於天地之心。否則連這一點都沒有辦法去體証,那欲進入自己天性天心必較難以成就。必在此當下崇心的諸賢生等,皆要詳實了知在天心與天性。是讓自己明晰自己真正扮演的角色,是天地演繹的德澤於自己,與有情世界的芸芸眾生。亦是天地所欽仰之,要了知大道見性之著作本意,該如何來明晰自己的性向區別,達至天地之心即我之心,天地之性即我之性,必要能如理而實際,才是真實性。否則僅是些微的開悟,即認為自己已是開悟,那無疑對自己也是迷障。要了知一切的性向區別於天心天性中,即是任何都可以成就的因本性質。明否﹗

  天性天心我之心 我心可成天地心

  人間開悟千百種 天心天性澈清醒

  佛性彰顯有情天 天性無垠化天心

  心中本性來彰顯 顯露天心天地性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能了知必能開悟明心又見性,何樂也、悠悠也。

第十三回 天心天性     八十九年八月四日 庚辰年七月五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南無開創宇宙生 燃燈自性靈自臻

  古佛傳揚大千界 天心天性點心燈

  由天心來言,乃是一切的物種所引導的本心,要了知「天心」正是以天之運行,來串連著一切宇宙、虛空、無極、天地與萬物生存的演繹過程。然而此天心即一切聖神仙佛之心,且在此天心,要如何來融合於自己的本心。應明悉對自己在生存的利益過程,及如何來提昇自己的向取動作,則是對自己本心必須要了知,是與天心的融合才能自知。又在一切的天心作為,必須要符合大道的運行而不悖。故必須要體會的,是讓自己在人類世界,如何跳脫輪迴的束縛,更且把因因果果來償還,才是正確性。

  天心蔭護的本質,是一體如是的博愛,皆對一切有情眾生。不論生存在任何的時空中,或是任何的物種,皆受到天心護佑與導引。而此乃在端視自己是在如何去融合「天心」來作用,更把自己作為未來的向取動作,讓自己不受到此凡塵的種種限制與束縛。又天心所引導的一切大寰天地眾生,皆在自己的本靈中作建構。必要體証於天地之大愛,來護佑其他物種的芸芸眾生,乃人類世界,所必須具備的有情動作。

  因是對自己生存在「天地人」之中來作串連。因為天之大德是好生,地之大德是養生與育生,人之大德乃放生與護生,故三才可以串連的正是如此。人類世界的天心行事,必須要明晰體証天性的本質,故必須要用天心與天性來導引,則是人類所言不是人啦﹗即是聖神仙佛菩薩之行徑也。乃是對自己所行所為,皆必要能引用天心與天性來行事。才是對自己所有「因本質地」作闡揚,則必須要如理而實際。甚且必須要有如實的作為,乃在天心是大寰世界中,一切物種所引動與串連的因本質。

  要以天性作人類所有的事物,必要串連於我即仙佛聖神菩薩的德性。在人類世界中,若無法能行持於大乘菩薩行的覺有情,必難以致之。又芸芸蒼生必然是對自己本心本性,所行使與創發的本質,皆難以應用得宜。才是讓自己難以引動天心天性來行事。必然無法對自己的本心本性,來串連於天心天性,更且要明晰體証,不只是如此而已,尚且要顧及一切有情眾生,乃是人類所行的基本因質。天性是把自己入於良善與德性無私的本因質,更對自己本心入於天性中。且一切的因因果果,又早已是化除的無影無蹤。即是能具足於天心的晶瑩剔透,又是對一切可以觀照的無瑕疵。故而要一世一世透見其光明的整體。因此天地的引力中,「天有天心引力,地有地心引力」。在人類世界中,若無法能具足天心引力。必然對自己的天性難以見至其達到彰真如顯佛性,乃是天心行事中的天心引力所創發。然而在一切的星球運行中,若無天心引力,必難以達至平衡與定位。則在天心引力所創發,正是讓一切的星球,皆在規範的定律中來運行,而不會相互碰撞。亦對三千大千的世界一切物種,是一種保護的動作。且在於天地的定律,正是引動天心引力的持恆力道,必然對自己所行的一切能輕盈而無礙。即可在人類世界中,自己來體証,且可當下來照見天心天性的運作,即是凡人所言,証道的仙人。

  天性天心所引動的,把一切星辰來定位,把一切宇宙規範來演繹。亦把一切大道真實的運轉,於任何星球間的平衡力道。即對自己所能引動的天心天性,更能符合大道的天心天性,即不是人啦﹗則可在人類世界中,真正明悉一切天地的運行而不悖。才是對自己本心本性所創發,與串連的基本要求。

  天心運行大道心 天性運轉眾星辰

  持恆力道乃平衡 相互相輔相連成

  天心所成天性真 本心本性彰自性

  燃點心燈照光明 人間有情天心臻

  即對一切有情眾生來了知,其實際理諦的本質,如何把自己的天心天性,與天地、宇宙、無極、虛空的天心天性來串連。是對自己在生存當中,有確實的行使功能,亦了知在「天心引力」與「地心引力」的運轉。是讓有情眾生在地球的運轉中,如何同天心天性之互動,能長遠而持恆。亦是要在中道來成長,於有情世界的覺悟本質。即是對自己的體証與融合,才是切切的真實義。人生的因緣即是由天性天心的引發,必要明悉天心天性,乃自己身體內的基本因質,如何同天地、無極、虛空、宇宙的天心天性來串連,並且合而為一,才是我自己的本體因緣。

第十四回 天性自性    八十九年八月十一日 庚辰年七月十二日

南海古佛 降

  南海開啟天心道 古佛弘揚真理妙

  人間至寶修本心 天性自性昇華耀

  由天心天性入於天性的,是把自己的自性來闡揚,其目的乃在對有情眾生,能否融合於天心天性。故在凡塵中,要明晰自己的本心本性,即對自己天性的行事中,來同自性相互融合,是對自己天性的行持與自性的作為,是必須對自己所負的使命來完成,不但對自己能具足上昇的資糧,更且對自己能有更創發的舉動,乃對自己天性與自性行持的作為,來體証一切大情大愛的有情眾生,所依附的整體事務,能讓自己去作更大的發揮,即是大博愛的展現。

  天心天性即自己的本心本性,是對自性佛體的彰顯。了知自性是讓自己在行持作為的方向,把依持的過程,朝向更有善德方面來行持。不但可以讓自己在人類世界中,一切的行事皆可以作上求與下化。亦讓自己不使任何的惡質因性來成長,即對自己能提供真正大有為的大情大愛的博愛精神。亦對自己行持天地所欽仰的,天心天性本質中來作建構。然而對有情眾生,不但是讓自己來行持於自性的彰顯,而且入於佛性聖性道性之中,更且要體証與明晰。則是對自己能有所依循,不但對自己能提供上昇的資糧,而且可具足豐富滿盈來下化於有情眾生。即是「用則具備」而不會斷糧,且在於有源源不斷的實際資糧,作下化成長的真實理諦,更對自己能具足其上求無限,且下化更無盡。

  人之心本善良,人之性本輕盈,因是在靈敏輕輕盈盈本質中,即是通澈無瑕疵。又是對有情眾生可以自性來行事,但此自性若在人世間太久了。恐會遭逢五塵惡世的侵損,把自己的自性來蒙垢,故清除蒙垢必須通過內心世界的洗滌。且是對「心」的作為,來了知在「念」之啟動中,如何把「意」來明晰,是否沾有不良的「識」種。則對自己的心念意識來作導引,否則若僅知此「心」,而不去淨化「念、意、識」三者。恐在內修境中,難以達至內在心性的彰顯,一切有情修子,皆難以體會到此境界。反而皆受此「心」的左右,來入於其漩渦。根本都無法能淨除其「心念意識」的整體作為,即是讓自己永遠都在輪迴之中。

  求道乃是一種皈依,即是佛家的皈依儀式而已,要了知求道,若能一指而超生,那一切的因果定律,即在何處也。要明晰體証求道與皈依,僅是一種報名上課而已,若無法能真實下化,讓自己的自性來作清淨,是根本都無法了知,在「心念意識」的整體作為。然而「心念與意識」僅是佛家所應用名詞,要明晰佛家有其特殊的論理,是以對人類的起心動念有詳實的記載。如何把此心猿意馬來馴服。必在起心動念中,了知該化除心念意識的誤導作用。因而道家的三魂七魄,更可融合其在心念意識,又如何來互輔,與導引其往上提昇,甚且是導引往良善方向來行持,即是對自己心念意識所表彰的根本。

  心之主要,是把心性來彰顯於自己的本靈,故一切的宗教理論,若無法能互輔連貫與融合,恐會僅是執於自己的門派與見解,而輕視其他宗教的優點,僅是對自己的宗教一味提昇其地位,相反的,更讓自己入於難以轉圜的陷阱中。因而要了知任何宗教所教導的功能,皆有其特殊的方式,故而各教之優點,正是可以彌補自己宗教之不足。正是把心念意識與三魂七魄,來融合互輔之,來真正導引其往良善方向去作執行。才是對自己在人世間,內心境界的提昇,亦是自己在行持三千功八百果,來彰顯於自己的本心與自性。

  崇心所教導的課程資糧,不但超越於三千功八百果,更是深遠的造作,更且達至高層的境界與果位。因而崇心所要求的,不是在下乘之位來行持,理應是上上乘者,甚且入於上上乘的佛乘者,來行持於自己的作為,必是如理而實際。為師即要求崇心所有的神佛與學生,皆是「上上佛乘的實行者」,亦在當下來「彰顯孝道報恩之傳承」。故而真佛心宗的職責不但是在人世間,而且是遍及天地、無極、虛空、大宇宙天界中,皆可如理而實際,更傳承的無遠弗屆。

  天性本性皆自性 天心本性乃自心

  孝道傳承無疆遠 如理實際廣弘垠

  天地有情皆博愛 儒道釋耶回同戴

  真理教化眾生歸 佛乘傳承資糧載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能在自性中同天性來相輔相成,即是讓自己能具足其回歸與超越的資糧豐盛。

第十五回 本心自性    八十九年七月十四日 庚辰年六月十三日

南屏道濟古佛 降

  南屏天道本正宗 道濟古佛渡迷從

  人生修持的根本 本心自性真理崇

  由佛性彰顯的是天心天性,又如何作提供在自己生存的要義,去作為自己本心本性即自心自性的發揚。因而要作到自己能彰顯自性佛性本心本性,才算是對自己,在此世中的真正負責。否則若淪落於他方世界中,更不知如何來提昇自己的「自性自心」即「本心本性」,乃對一切有情眾生,所必須要有的主要任務,因在對自己難以用天心天性,且一切的作為,皆受到五塵境所左右,況且受人世間的一切作為,來阻擋於個己心性本心的昇華,是更難以達至自性佛性的彰顯。

  佛性乃自己的本性,不論有情眾生皆是一體如是。又是對自性的提倡中,在道儒兩家來論及,即人世間的一切自性,是必須在此當下的現在來彰顯。要作到一切清淨而無瑕,若存有一絲絲的瑕疵,即難以給自己往上去作提昇。因而教化教育的功課,切實是十分的必要。不可僅執於自己通貨潤生,而不管心靈的昇華,即難以對自己有往上成長的契機。在此有情世界中一切的作為,有時會悖離了,自己本心本性的因質。況且讓自己造下了無邊的業因業果,而自己無法能了知。因在人類世界中,若難以上昇,即永遠皆存在於自己心靈上的空虛,難以達至踏實感。即對自己靈性的殘害,皆受到自己無明的顯現與阻礙,必在此當下的作為,一切心靈的提昇是要能踏實,才不會落入個己輪迴的漩渦。

  心靈的踏實與否,皆在空虛之中來達至。有時茫茫盲忙的一世人,到頭來不知是為啥事﹖是否僅為了傳宗接代的傳承接續,或者僅為了吃喝拉雜睡的反覆相循?殊不知在心靈的提昇中去作真正的建構。請問眾生:若天下的財富,皆歸屬於汝所有之時,汝能消受得了否?汝能無煩惱否?不也!反而更會讓自己煩惱多多,更且無法能再造福田、福份、福德,相反的是把自己入於造惡殃的漩渦中。要了知在心靈的空虛,是難以用金錢來彌補的,因在「心靈空虛」者,若無法能轉變成為「虛空心靈」時,即永遠在輪迴的左右裡。由此觀視有情眾生,更是生存在此當下的人類世界。皆因科技文明的福祉創造,讓一切的人類真正入於「懶惰」的作為。一切皆不必用手腳去身體力行,反而是按幾下鍵盤,就能得到自己要求的目地來達成。即在自己本性本心中,皆漸漸的迷失了自己身體力行的功能。又肥胖者皆一一顯露出來,難以達至仙風道骨。因而在頭腦的運用中,已漸入於停頓的局面,這也是生存在此當下時代,有情眾生的悲哀。

  必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中,如實去彰顯天心天性,更是弘揚於彰真如顯佛性。在此過程中,若無法把空虛的心靈作建構,在靈性中即無法具足其踏實感,反而會對自己難以作虛空的演化傳承。在當下中若無法把心靈的空虛,來轉化為虛空心靈的提昇,根本都永遠存在於「輪又迴」的轉變而已。如何來作到心靈踏實感,有之到醫院,學校或者公眾場所去作義工,即作自己能勝任的事務,但卻都欠缺了真實性那一份虛空心靈感覺,而不是心靈的空虛。要了知人類世界,是要對自己此世與未來的負責,若是此世能具備歸返條件的資糧,必然在每一分每一秒皆能踏實,更且如理實際。有切實的目標來行使,亦絕不會有存在於心靈的空虛,要了知人生由初生至老死,皆在盲、茫、忙中來度過。如此人生的忙與盲,不知有那一位眾生可以在茫之盲中,替自己找尋一條歸返天界的大道天梯。人生的忙忙碌碌,正是當下眾生所會遇到的事實。必要了知人生的「茫與忙」皆是盲目自己的心靈與身軀。何者可善用此有限的時光,把心靈的改造,邁向於天心天性的行事作為。若能如此,何愁在人類世界無法能上昇與超越。因眾生皆會替自己找藉口,是盲目又忙忙碌碌且茫茫然然,又迷迷糊糊的,度過了人類的一生也﹗悲不悲哀否﹖

  正是悲哀的眾生,在此世間中又來輪迴了。若能有機會,進入於宗教去作修持之時,亦難以體會宗教真正的意涵。又在宗教中,也僅是報個名掛個號而已,常會以為我已是在修行,有者行持二、三十載,更甚五、六十年,皆一直都在茫與盲之中,忙的不亦樂乎!絕無法能體證於宗教,不但是在作教化的傳承,況且要真修實行。若不能多聞即難有智慧的提昇,如此是要博學且要多聞,才是累積經驗與知識轉化為智慧,是為正本之道。而為師曾要求崇心的諸賢生,永遠皆要保持半杯水、半桶水、半缸水、半湖水、半海洋之水。那永遠都在學習中,永遠皆不會舉高而耀心,自大而狂傲。若不如此要求那是會在未來,將入於自己預設陷阱,讓自己入於苦磨之果報中,為何要求永遠都保持著半杯水、半缸水、半湖水、半海洋之心態與作為?就是要能低聲下氣,讓自己去行持此世中應行的任務,亦要在「孝道傳天下的真理」中,讓自己能具足真正上昇的豐富資源。明否﹗

  半桶之水永不滿 半缸存在能儲藏

  海洋永半無災厄 自大高傲造己殃

  人生心性本善良 本心本性似海洋

  天心天性相互迎 成就此生歸天賞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

第十六回 自性本心    八十九年八月十八日 庚辰年七月十九日

南海古佛 降

  南疆無盡渡生靈 海天本色乃無垠

  古言人生孝根本 佛作自性本心清

  由人道的出發點來言,其作為正是以孝道為基礎。在此二十一世紀中,人道的孝順倫理已漸荒廢了。故無法沿用古往的方法來作教化,而是要用較新穎的方式,把孝道來弘揚。且對傳承的枝脈中,皆要能用嶄新的孝道思想,才是能教育當今時代的眾生。若是無法能作到此的範疇,根本都難以應用於當下的孝道思惟,來作建構與教育的傳承。如此在於二十一世紀中,如何能應用於自己的本心天性來作為孝道傳承的根本。甚且能把孝道思惟,來下化於當今時代的有情眾生,乃是最重要的課程。

  本心本性乃自心自性,即是自己行使,無論任何的性向取捨中,一切的作為皆離不開於此規範。必要了知在人世間,一切的人類要如何來作為,才是對自己本心本性、自心自性的提昇。在宗教教育的課程中,不論任何一個教派皆是如此。若無法能提倡於孝道思惟作建構,即難以傳承的無遠弗屆,乃在枝脈傳承的當下中,人類世界若無法能引用孝道思惟,即脫離人本的精神。又教育教化課程是要明悉在人世間所有的宗教,皆是一體如是的下化於有情世界。亦無論儒道釋耶回,或是其他的新興宗教派脈,若無法能應用孝道思惟作傳承,即難以永遠之存續,然而在人道思想之中,儒家的孝順傳承,正是符合於二十一世紀,蓮花佛國的淨土世界,因而要了知孝道傳承,正是把我炎黃子孫的教育課程,來作下化於有情世界,倘是無法作到此規範,亦對宗教教育的欠缺。正是把孝道來抹殺,正是此時代宗教教育的悲哀。

  本心本性正是自心自性,在人類世界中,若無法應用於本心本性。即難以引動佛心與道心,要了知在自心自性的彰顯。是一切有情眾生皆具佛性,而此佛性正是道家所云的自心自性,亦是本心本性。人類世界若能具足於此當下,在任何的宗教皆可以自由行走。亦不僅在於儒道釋耶回而已,甚且當今的新興宗教派脈,皆是一體如是。若是脫離於本心本性,或是自心自性。皆無法能連貫於彰真如顯佛性,更且是對自己一種難以上昇的阻礙。乃在對自己上昇,提供其真實的資糧,來作下化的動作。因此本心本性即自心自性,是無可避免的真如實性。

  人類世界在此當今二十一世紀,宗教或是一切的教育,若無法從靈性當中去下手,則難有所成。而且要如理而實際,不僅是在靈性世界,把天地的實義來了知,不要把實相世界的天地來了知,即是對自己生存靈性,與實相世界兩相結合。然而並非僅是在靈性世界中,作靈界超越而已。要如理真實際,為何要如此要求否﹖是在當今中土宗教,尤以台疆寶島的靈乩充塞,而且每位皆打著「無極」的旗號。不但來相互比較,相互攻訐,而且汝虞而我詐。誰都不服誰,一個比一個高,一個比一個大。乃無法能如理而實際,即給予當今有情眾生,無法能有真正的修持理諦。因此在理之實際中,如無法能具足其真實義,則無法能把上蒼,真正的演繹過程來了知,皆僅是讓自己在仙佛降臨的同時,自認是代上天來言天機。且在真實義的當下中,皆難以見至其實際的了知,上天的演繹過程。即是受到自己經驗學說與含藏的左右。若無法能把真實義下化於有情世界,實乃當今時代台疆寶島靈乩的悲哀。

  若以另一角度來言,其也不是沒有教化與教育功能。僅在是不知如何來行之,皆是受到自己「阿賴耶識」前導之因緣果報中,無法能真正給予自己與有情眾生,來作教育教化的根本。然而其也正是符合了宗教的演繹過程,其功德亦不可抹殺。如此要求眾生不可輕視其作為的原因,亦在於此。要了知在宗教平等中,皆不可存有我最高、最大、最殊勝。乃在其所承領的旨意當中,主事者無法破除此侷限與束縛的關係,乃在於無法能向上提昇所致。因而即要求崇心在未來中,不論三清道統、慈惠系統、母娘系統、天道系統……等,一切皆要提供其真實義的資糧。來下化於有情眾生,能給予向上提昇。能讓自己的本心本性,與自心自性能彰真如顯佛性,才是對此有情眾生,更是一體而博愛,為師掌管道盤,亦能相輔相助崇心道場的作為,來讓有情眾生,皆能暢真理而回歸,更超越於有情世界。為何崇心能超越於彌勒淨土,更且乘越於此階段與境界,乃是由 宇宙主掌元始天王,親命於 真佛心宗人天宗師 虛空上人。又在 燃燈古佛共為崇心的大聖務中,更來提昇自己。亦是對有情眾生在此階段,更能符合回歸上蒼的因緣,與資本才是真實性。故而嚴苛要求崇心的眾神佛與學生等,是要能如理而實際。不可傲心、不可高舉心,要能低聲下氣,以自己之飽學經論與經驗的累積,來作下化於芸芸蒼生。

第十七回 靈性因種  八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庚辰年七月二十六日

南屏道濟古佛 降

  南屏衛障保台疆 道濟人生妙理轉

  古佛登台著見性 靈性因種化性端

  在自心本性的提昇中,往往是會遇到有諸多的瓶頸與困厄,乃在自己無法能具足其真正導引的作用。又如何對自己的靈性能了知透徹,根本都沒有辦法向上提昇自己在靈性方面的真正行使。反而會嗔恨自己在自心本性、本心自性中,常常遭逢了自己無明的阻礙。故而自己必須要明晰,在靈性因種的行使過程,是用自己在靈的作用中,把精神作用再提昇才是真實性。靈性即一般眾生所言的自心本性自性本心,乃是以道家之名詞來融合於佛家的名彙,更具足自己在人世間如何行,又如何把自己靈性提昇,即是對自己一種相當大的耐力與堅志,才能成長,否則有情眾生皆在此過程來障礙自己,亦難以了知其在靈性因種的分別中,是自己必須要明晰的。否則欲達至見性,根本都難以了知,更何況能提昇靈性的因種,作自己的成長累積。必須要讓一切事項的「色法界」,通過靈性的「心法界」兩相融合,才是正確也,否則欠一者,即難成就。

  靈性因種的區分,是每一位眾生皆具的因質,要如何能把自己提昇於當下中,去讓靈性能超越昇華,又讓自己更能以「靈性」來同「實相」世界兩相結合,才是整體大道系列所著作的本意。否則不論任何一個宗教派脈,皆難以達至明本心見自性,即是明心見性的階段與境界。要了知人類世界同靈性世界,所不同的正是人類有軀體的行使,而靈性世界正是欠缺此軀體的實相。故在靈性世界,若沒有超越或上昇之時,反而會對實相世界的人類來嚮往與羨慕也。因人類的身軀是一個有情有肉、有血有淚的實際軀體,必在自身的感受中,其所展現真實性的喜怒哀樂。故而其軀體的作用,正是靈性世界沉淪眾生所羨慕與嚮往的。然而在提昇與成就或是上昇的仙佛聖神等,即比人類來的更超越,乃在其能具足五種神通,更且能具足六神通,即把漏盡神通力境來展現。故在上昇與下墜真相義的分界點,正是人類世界分有情軀體的具足,其才是真正對自己向上一種的成長與學習超越的根本性。

  靈性若欠缺肉體身軀,即難以彰顯其靈性的結合,乃在於對靈性與軀體的一種相輔相成的作用中。請問有情眾生倘若靈性不來時,軀體能存活否﹖不也﹗因是靈性與軀體的交替運用。才可把往昔不良的陋習來化除,更是對自己能具足其行動力,正好把因因果果來化除。因而崇心所要求的正是如此,不僅是寄望於未來,更且是當下,讓自己改造過往的業因償還。讓自己在此世中,上求無量的智慧、經驗累積的無窮福德豐盈。作下化有情眾生的根本經歷,即可讓自己改造自己,讓眾生皆能成器於真實理諦中。

  靈性因種的行使,必須要具備的正是有情軀體的根本性。是讓自己會在此當下來成長,更且讓自己去作更大的發揮。崇心即是在聖務中,讓一切的有情眾生,可以作上昇超越的根本因質,成就於蓮花佛國的世界。亦可讓自己在金品蓮台中紮實其根性。因而即對此有情世界,可讓自己不再沉淪於當下與未來,即可跳脫於冥府的束縛。亦可當下成就於彌勒淨土,把未來龍華三會提前於當下,去引渡更多更廣的有情眾生,在靈性的因種是分別於諸多的類別,故而在未來中將會一篇篇來著作,讓有情眾生不但可以真實的彰真如顯佛性。亦在於對佛性的燃點心燈,去照耀有情世界的光芒無盡。

  靈性因種的本質,皆一體如是。僅在於透過了生存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累積,蒙受垢穢的污染。即在於染淨與染垢的分別,要了知其靈性的建構是把本心入於靈,即自性中不使其沾污蒙垢。更能去除第八意識的阿賴耶識,入於第九的庵摩羅識。才是讓自己可以往上提昇,因而靈性因種的分差,即是在染淨與染垢中來分別,其更有諸多難以用文字可以剖析的清楚。

  靈性因種分染淨 淨垢兩者之差異

  人生根本之存在 軀體能具皆可長

  因質本靈靈性開 淨染垢染皆同來

  了知真實的理諦 淨垢分別兩樣排

  好!此偈共有情眾生共研之,在了知靈性的本體去作如何能通過軀體的造作,而成就於大乘菩薩行的覺有情也﹗

第十八回 靈性分差    八十九年八月二十九日 庚辰年八月一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懿敕崇心四載慶 燃燈古佛降來臨

  懿敕芳德展新姿 靈性分差著天音

  由靈性的因種中來作了別的,正是把其分門別類之統一,作為其歸納的主題。是對有情眾生常會在靈與性中全部囊括在一起,無法分辨其每個動作的功能性。故而在「靈與性」之分差中是必要能明晰,否則不論佛道兩家,皆無法能有實際作真正導引的範本,必要是對自己的「靈與性」來剖晰才是正確。

  「靈」者是一切有情眾生皆具備的本質,在於靈的功能中,靈是難以見至的因質,故在靈之功能與因質中是無瑕無疵,甚且是晶瑩剔透的能明朗照見無一絲絲的波紋,乃在靈之本質中,是有情眾生所具備的因質,可以透過當今的科技顯現來印証於其光芒與色澤。故靈之作用中是為道家之名詞,在佛家即不言「靈」而言「性」,故此常會讓自己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且在因緣的本質中,皆無法能具足其真實性的根本因質,乃在於常受到名詞的左右。又在當今時代的眾生皆喜歡比較,誰最大、最殊勝、最高,更且目空一切沾沾自喜,認為自己最大,其他皆不足道,甚而貶低,亦抹煞別人之教化功能。是在自己所難以見至,眾生在靈性中的平等。即是 佛陀世尊所言眾生皆有佛性,如何彰佛性,必須要從「靈與性」來剖晰其真正的功能,才是對此有情眾生提供其千古不傳之秘,而有所獲益。

  「靈」之作用是把過去世的種種累積來作創造,更且是透過了因緣合和的促成,是在因因果果之中,來完現於當今時代。古遠的時代中因科技落後,而無法明晰分別其靈性之差別性。但因靈之本來是透過其前世的主導作用,讓其顯現於有情世界,更且對因緣果報的促成,讓自己承受其福澤或遭逢厄運,皆在於靈之作用,把其因質通過收放的磁性作用,來作導引與排斥。要了知「靈之本質」是一切有情眾生在因緣和合的起迄中,讓自己入於因緣果報的「償受與享福」中來成長。在此時代,為何有人不必怎麼努力即可享其福份。為何有人在窮盡一生的精力中皆難以具足其福份。更相反的把自己入於遭逢惡殃之作為,來讓自己受到苦磨的償報,故對自己所有的一切因因果果中,皆是受到「靈之因質」來接收與吸納中,作因緣果報之償報。

為何人生之三大事務中﹕

一者、累世因果的償還。二者、完成天賦之使命。三者、借假修真之還原。

  在此三大職責,是對有情眾生之提供一切可以作回歸的因質。是把靈体的因質來作清除,更是遇緣而成為果報,乃在是對累世的因果償還中。決不會遺漏於一絲絲中,皆在此靈的吸納接收,來作進入的因緣本。因此靈的作用可以見至其因質的色澤與光芒,在此千古不傳之秘,任何一個宗教派脈皆難以達至此的分晰。

  因而靈性之重要是對有情眾生,能提供在因緣果報之償受。是以靈作導引、是以靈作吸納建構。是讓自己在未來中,且在當下中把自己的前因前果,作一次次的清償。亦是對未來的建構,讓自己該如何行,又如何達至改造。乃在因是靈的作用中去導引,而「性」決不會入於「靈」的導引中,讓自己去蒙垢。皆在靈中來剖晰其功能作用的總結合體,其才是對自己「靈與性」的分差。讓一切的因緣體作成長與作沉淪的相循作用。然而要了知「靈」之本質是可以對「性」來入於淨染的作用,把佛性來彰顯,即是燃點心燈的作用,讓自己作靈的主體因緣。

在下次為師亦來把靈與性剖晰更實際、更切實也。

好﹗今夜因是崇心四周年慶,特此賜偈鼓勵大家。稍後亦備大茶﹗

  崇心四載發新枝 教化傳承永無私

  人間因緣靈與性 剖晰清徹更豐實

  芳德於今來接旨 北台開展教化資

  佩芳德睦加祥生 信義弘展天賜智

  好今夜辛苦諸賢生,為師亦來為眾賢生等之辛勞,加點智慧與福德。

第十九回 靈性分別    八十九年九月一日 庚辰年八月四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南無眾生皆如來 燃燈本性靈自開

  古佛降來崇心堂 靈性分別了智栽

  由靈來作導引的正是把其因因果果,來成長於自己的本性中。乃是對自己所成就的因緣体來言,其正似磁鐵的引吸動作與排除動作,又在靈的主體功能,更在於接納吸收與排斥摒除動力的主導,讓自己受因果循環去化除前造業,而在此世的後來果中,自己亦對未來的種種之因果,把自己入於在分別其功能的作用內,讓自己更把因果循環,來作改造的因本源,則對自己無法能提供,其向上與向下的發展中,去承受個體的福份與業殃。

  靈是對自己成長的相吸作用,與相斥作用,讓自己排擠與接納自己可以改造的因本源。亦在於自己承受著阿賴耶識的主導功能,把自己在靈與性的分差,讓其兩者承受著自己的過往業因所牽纏。乃對自己行使於人生的道路上,所難以遇見的因緣本。故讓因與緣的結合中,把靈來化作其個己因質的作用。因而要了知「靈」在道家來言,正是性體的主導原。在佛家來言,即是入於如來藏的因緣體。在於道與佛兩家之不同,其實真正的把靈與性之不同來個別展現於名詞中。因此在靈所承接的,不但是讓自己在人類世界,可以上昇與下墜,而且一在靈之主導作用,而其真正的目的是讓自己在改造,不但可以化除往昔累積的種種含因。而且是把此世的種種之過程,作為下世再成長的資糧本。

  在累世因果的償還中,不知有那位眾生可以作真正的改造。皆承受宗教中的教育傳承,其正是讓自己入於五里迷霧,不知在宗教的經典著論,有者是「真實的勝義理諦」,有者是「一般的世俗理諦」兩者正是給予自己在靈的成長,讓自己作改造。然而在有情世界中的芸芸眾生,甚且是有修的真修實行的修子來言,皆受到其所侵損,而難以了知其真正的意涵。乃似六祖慧能大師所言,聽其經義即可明悉其整體的來龍去脈。但在於過往經典的教化傳承中,讓自己的靈性皆永遠都處於難以向上提昇。反而會是讓自己在向下墮落的種籽因,不知在人類世界的經典中,能真正導引其作心靈的改造經典是多少?可謂少之又少。

  其正是在體証其經典著論的過程,皆蒙受其字義與意函所牽絆著。則在經典的勝義理諦中,是放諸四海皆準。而不僅是對一個國土民情而制定,又在天地間有情眾生的定律皆是相同,絕不會在中土是如此,在東瀛又是另一個,在西域亦是不同於東土,是在受文字障所左右的緣故。要了知靈的成長是透過了宗教的教化教育課程,讓自己不但可以把過往的因因果果來化除。更且是讓自己未來中,能改進過往或前世種種含因的累積因質,即在對此「靈」的成長中,即似磁鐵般,吸引著眾生那一份向上提昇的靈性。且在有情眾生皆常受到經典的文字障所左右,故而難以向上提昇超越的原因亦在於此,此乃有情眾生的悲哀也。

  此不能怪宗教教育的主導所致,要明晰一切有情眾生,在此天地間的種種作為與行徑中,一切天地的定律皆是相同,皆是一體如是,絕非在中土是如此,在東瀛即非如此,在西域中更非是如此。乃是在其宗教因是受到風土民情的影響,其靈的本質皆是一體如是。皆是眾靈平等眾生平等,亦絕非在中土的炎黃子孫,會比歐美的子民來的較高尚,又歐美的子民,亦難比中土的炎黃子孫更超越,乃在是一切人神皆平等性中才是正確,否則即是受到個己私心自我高傲所影響,此乃是眾生中最容易犯的毛病,皆喜好比高比大比殊勝比誰最能超越回歸,不知在此天地間的一切宗教中,皆是受到經典與文字障的左右,而難以作真正回歸的契機。

  崇心的大道系列乃是針對此一時弊所著作,在此當下中若不能把此上天的真實理諦來作下化時。即難以引渡有情眾生作回歸超越的根本性,要了知上蒼降下大道真理於每一個宗教中,是不能輕視其他宗教派脈的教化教育功能,目前的宗教皆受到此不平等所主導,有者在較上位時,反而會對其他宗教的教化功能來抹煞。則是對自己因在理之大障中,去障礙自己的無明所致。此為靈性最不可取,亦是最要不得之作為。因靈是把性來導引,要了知在晶瑩剔透中,不可存有一絲絲的污垢。因此靈的染著中,是淨染與垢染,兩者之分別﹕

  淨染是向上提昇 垢染是向下墜落

  乃在於最上位者,皆常會遇到的障礙,如此也是宗教間的悲哀。如何化除必要能明晰在淨染與垢染中來作剖晰。下回將把靈的淨、垢染靈作成長與明晰之。

  染淨相交明本來 染垢成長是不該

  靈之本質清盈透 人間改造靈性在

  見性必要明晰染 兩者相交人間愛

  情慾交會上下分 靈之本來性即開

第二十回 靈性淨垢     八十九年九月五日 庚辰年八月八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燃開大道渡原靈 燈心本明燃無盡

  古言道傳今世得 佛言'靈性淨垢因

  由人類靈性的行使作為中來論及,正是把累世的因果來償還。故在人類的靈性中,必有淨染與垢染之分別,乃對今世人類的世界種種因緣過程,計算與化除的作用。是做為人類因果償還的依據,且對有情眾生提供其在人類世界中,把累世來的種種因果循環作化除。在當今現世中所要了知的,正是如何能把「累世的因因果果」來做為計算與化除,則對自己能否在淨染與垢染之分別有所體認。

  垢染在人世間,必較容易進入於眾生的靈性因質中,因是對眾生一種的向下墮落,乃是順勢而行。且在「垢染」皆難以明晰,是對自己的作為,如何了別、如何改造,皆難有其真實的了知,因而即無法對自己所行所為的種種事務,能明晰其真實的理諦過程,更是對自己一種無明且無知的阻礙。因在於垢染是一種順勢而下,在人類世界中,不論是上山或者是爬樓梯皆是如此。因要向下即較容易,要向上即較困難。人生的修持過程,即如上山與爬樓梯。必要了知如何明晰在「淨染與垢染」的過程中,是如何來建立對自己心性的提升。必須由累世的因果償還中來完消。眾生皆難對自己的因果作化除,又在清算的過程中,更且累積了自己的無明無知的過程與作為。才是讓自己在人類世界中,即難以化除累世因果的償還,乃人類世界眾生的悲哀及一大隱憂。

  因為是「垢染」的關係著,整個累世因果的過程如何作償還。在人類世界中若無法能有其真實的理諦,亦難以在宗教教化的過程中,來把自己累世的因因果果作化除,即是在人類世界中的教化課程,必須要明晰對自己的垢染,是一種無明且無知的過程,那是欠缺了真實教化,更且是對自己無法了知下一刻的過程是啥?即在不知如何行,那又如何來改造其過程,即給予眾生帶來了諸多的阻礙與困擾。因此對自己的垢染中無法能化除,又在自己垢識的建立,入於阿賴耶識中,如此的垢染,即難以對自己累世因果作一個清算化除,更反而是增加累積了諸多的阻礙與瓶頸,乃是眾生無明的關鍵點。

  因在累世的因果償還,是必須在此世中作清算與化除。若是無法做到此點之時,即永遠皆在垢穢思想的沉淪中。因而要了知垢穢的思想,即是對自己靈性的「垢染」中,來進入其靈本因質的動作中。即永遠皆無法清澈,乃是對自己的無明阻礙了自己淨染的進行。亦在於對自己淨染中,是必須要通過了真實的理諦,來化為清淨的激流。才是對自己的思想觀念作一改造,乃在淨化中即是淨染的過程。如何對自己了知,所負的職責與使命來行使。即在人類世界中,必須能了知對一切事項的明晰與體證,是作為自己經驗累積的儲藏。亦在是儲存了自己過往經驗的豐盈,把自己該如何行又如何做,才是對自己的靈性作淨化,亦是淨染中來成長。因此靈性的因質,是通過在人類世界中,把淨染入於靈性因質來成就。才是對自己能作上升與超越。若是無法能以真實理諦來作淨染之時,必須要通過宗教的洗鍊過程,才是對自己在淨染中有其基礎的建構。因而要了知「淨化靈性」,即在於如何了知淨染的過程,讓自己的軀體與智慧,去將「垢淨」兩者來作劃分,才是真實也。因在是劃分了其「淨垢」兩者的經驗,才是了知如何進入於自己靈性能淨化。乃是淨垢所必須要有的動作與功能。即在於對自己的所賦天命與職責,如何來行使如何來進入於生命真實的淨化過程。

  因為對自己此世所賦之「天命與職責」來作進行時,即在是對垢染與淨染兩者之劃分中,皆難以了知下一刻,會是啥動作與效果之時。亦在於動作與效果來臨之時,才是對自己的作為,當下即反應了自己往昔的知識含藏。而一下子即有動作,且在於同時中來作了別。因是對自己過往經驗含藏的累積中,把其當下的動作,視為攸關未來作為「淨與垢」之染著。即是對自己良善與惡禍之分差,讓自己摸不著邊際。亦難以對自己的行使與作為,把自己在人類世界來成長,不論是好是壞。皆在於動作出來時的當下,即刻能反應於自己往昔經驗的累積。故而在當下的動作,是攸關未來成就的關鍵點。乃是在淨染與垢染中來作分別,亦是人類的思想觀念所促成,是以善、惡;是、非;對、錯;正、邪來論斷。

  因而對自己此世所負之天命與職責的行使,皆受到兩極之分別。亦是難以進入中道思想過程,即是有造福與造禍之分別。然而在人類世界,如何通過淨染與垢染之分差,把此身軀作為向上提升。即是人類世界的宗教所言之「借假而修真」,然而又如何藉此假而修真,是必須要能明晰。倘若是無此身軀,又如何謂之真否?皆難矣,因要具備了此身軀之真實性,才是對自己在人世間中作真實修持的建構,因而若無法能藉此身來修真之時,何來謂之假否?皆難也。因假亦難以成真,此假即假了,那還能借此假作修真否?難矣!難矣!人之身軀是在於此世中方能用之,若無此身軀,則假在何處?真又在何處?這不但是打破宗教的迷思過程,更且要能如理而實際。若是僅借假而修真,乃是把此真靈來作向上提升。而此身軀在此當下的現世中所作所為,皆無法能完全清除於累世的因果循環。亦難以完成天賦的職責與使命,更遑論借假而修真,乃是謂謬論也。在人類世界中不可把此身軀謂為假體,必是要把此身軀作為真實改造的因緣總因體,才是正確也。明白否?

  身軀有用作改造 淨染垢染皆兩要

  真實本靈靠軀體 化除累世因果消

  身軀無時即入冥 沉淪墮落難以清

  軀體在世方有用 改造因質向上昇

  此偈同有情眾生、真實修子來共勉勵之,才是正確。否則若把此身軀化為虛假之作為,亦難以了知自己改造的因本因質在何處?超越何來?即可明晰了知。

第二十一回 垢淨雙染   八十九年九月八日 庚辰年八月十一日

南屏道濟古佛 降

  南屏先天渡一貫 道濟闡理濟萬端

  古佛真言回歸返 垢淨雙染靈性岸

  眾生在人世間的種種過程中,是把其作為未來依持的主要工作。乃是將個己的靈性,來化作成為是「淨染與垢染」之分別。亦是人類世界所言的善惡分明,且對自己的作為中來作了知,是淨染或是垢染。因而淨垢皆在於個己生存的當下中,把自己入於此兩者之間,若無法讓自己能作提升,則要在下墜中來扶持才是正確。乃是對於人類世界的種種行徑,把淨垢兩者來區別,是自己該如何行?又如何做?故而在上天降下真道傳承於人世間的同時,皆有其真正的意涵,是在於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之動作中,給予自己了知;在善惡分別中,是淨染與垢染之差別性。

  因是對自己淨染之作用,讓自己在進行的當中,把人類在世界裡的種種善良因質來成長,即可以在人類世界中,作自己提升與行持的範本。又在宗教的教育教化的過程,必要了知對一個宗教的主事者,是要明晰其心態,做為應對智慧之來龍去脈,才是真實性。因此人類世界中所有的善行善事,皆以「人為造作」為本質,也因在教育教化的同時任何一個宗教皆可以研讀,倘若無法超越之時,必要是對自己與眾生的靈性中作了知。亦在於習性中來判別其作用與功能,才是對自己的明晰,能做到如何是上升?如何是下墜?即在於淨垢之染著中做來分別。因而淨染是對有情眾生,良善美好的因質作用,是可以讓成長成就的種種善行,加善事來區別於作用中,是對自己一種可以作改造因質的根本性。

  淨染對有情眾生是一種逆水行舟的作為,如何把此逆境來成長。在每一次次的事項相循作用,才是對逆境可以增上緣的作用。故而逆水行舟比較吃力,亦可以在人類世界中,如何體證於個人作用的功能與效益。乃是對自己成長因質與習慣中來成長,亦可由此習慣而自然的作為;是把自己無法了知的種種一切,來成就於學習的經驗,才是對自己可以在淨染中逆水行舟。果若無法達此境界,反而是順水行船,即在人類世界中,一切皆講求要平順如意。那請問眾生:汝來人世界,若僅求一切平順,而無法能累積智慧與經驗之時,那也只是在人類世界中如一般眾生所追求的境界。而以上蒼來言,即非如此,是要在未來如何來成就於淨染功夫的持恆力,才是實際。

  平順、如意、吉祥皆是眾生所追求的目標,乃在人類世界是無可厚非的事。因人類於經驗中,是要明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也。此乃對眾生一種警語;但在其背後,正是要了知苦中之經驗,是透過了人類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來促成。才是對自己了知,在平順吉祥的過程,必要付出其經驗學習的成長才能達至。倘若只在對世界的染著功夫中,不知有何可以作上升的資糧。如此欲求達至此境界之時,不知眾生是否皆具備此智慧經驗的累積?否則皆難也。然而自己若僅持一些些的功果,即時常銘記在第八意識中,亦無法破除自己的障礙。又在人世中曾做過了多少的過錯與惡障業殃,更是自己一點都沒有辦法明晰,且難捫心自問也。

  垢染即是在此境界中來成長:人類做一點點的小小善事,即銘掛於心;若作惡事,即難以對自己來作反省、反思作為,亦是在垢染之中來成長。如此在人類世界,不論進入於任何宗教派脈,皆難有真正可以提升的因本。乃在無法具足其因質經驗的作用,根本都難以應用於經驗來成長。由個己的作用才致使自己,皆存在於垢染之中,難以達至對自己淨染著力的持恆,及轉換功能與作用。要了知在人類世界,若無法能破除其垢染之時,亦在未來,很困難達至彰真如見佛性。乃是對自己一種相當殘忍的事項,因在於聖、神、仙、佛皆不願眾生沉淪於五濁惡世。故而方方闡教,處處開壇,作下化的動作與功能。如何讓有情眾生,可以就近來成就於自己的提升。

  「垢」是一種蒙塵的動作,在人類世界,皆無法能有此了知與明晰,因垢是對自己的蒙塵,增加了諸多的塵埃且難以化除。更且在塵埃中無法用清水或法水來洗滌,必要是通過了心念意識主導作用,才能把垢來清除,才是讓淨來成長。如此垢之蒙塵是眾生難以了知,亦是六祖慧能所言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乃在於淨染與垢染之分別中,把塵埃來化除使其清淨。才是對自己作真如佛性的彰顯,若要能達至見性,必須要明白淨垢兩者之染著才是正確。否則見何性?了知性体是啥?即在當下中的佛性見真章,必要能如理而實際,才不會入於難以轉圜之境而沾沾自喜。自以為自己已經開悟,明心又見性了,那是會對自己是一種難以成就的障礙。

  有心改造淨染垢 塵埃清除即無愁

  平順境界眾生求 吉祥如意願來修

  垢識淨化理要專 明心見性更無煩

  一切皆在當下中 淨垢兩造昇墜轉

  主掌道盤李修緣 一貫天道理要選

  人間因緣非如此 開屏回歸返仙天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一切可在人世間來作改造,明心見性之本質,是以淨垢兩者之根本性,作差別的分判也。不知諸賢生了知在平順如意境中,是造業之根本源否?皆難以逆水行舟,若僅是講求順水行船,乃是不可取之動作也,因在於考磨根基中,是要明晰如何行?如何作?才是真實性,不考如何見真章也,明否?。

第二十二回 德性本質   八十九年九月十五日 庚辰年八月十八日

南海古佛 降

  南海屏障護眾生 古佛著書引迷沉

  人間因緣不固化 德性本質個自清

  由淨染與垢染之中來言,在於人世間必須常會運用的,是把德性來彰顯。故在淨染方面來言:必須明晰的正是把德性的本質作淨染的動作。乃是對自己在生存中必要有的規律與作為,因此「德性」即是對有情眾生,能提供其「上昇與超越」的根本因質,讓其德性來發揮其所長、其所用,乃在於對德性是一種「淨染」的作用。又如何化除了對自己惡性相循的左右,才是讓自己在人類世界中,不會阻礙自己靈性的增長。必須明白在德性中,是如何來增長。

  德性是一切修持的因本。在有修與無修的眾生中皆是會如此,即是對人類的作為,提供其向上邁進的作用。必須能以德性來提升自己的所作所為,乃是讓自己在德性中如何去耕植。亦在如何把德性來作深切的耕植,即是不使其遭受些許的風吹雨打,即會凋零退卻,且喪失原本的初心。乃是讓人類在德性中,如何作耕植,必要能明晰「德與惡」兩者之作用,因靈性的淨染與垢染,皆會存在於偏悖一方,果若無法能引用德性,而只是對自己所行持的功果中來作了別。是在未來中,會有諸多的難以轉圜的困難。如此必須要能明白,對德性與惡性兩者之染垢淨化中去作成長。才是對自己能以德性來作人間的福祉,而不會僅在福報之中,讓自己存在於厚福中來造業。

  德之作用是把自己對品性作超越。因而一個人的思想觀念,人品是十分重要。不可僅持外表的秀麗,而評估個人的因質。要了知對自己在人類世界,若僅評估其為人的種種行程,即受到自己對他人一種定向的作為,此乃不可取也。因在人品的素質中,是要能清除其垢穢思想的建構,才是真正性。因各人的人品好壞,不可從其外表來評估,必要從其個己的氣質中,是福德善相,或是僅秀麗的外表。尚且有不良的外在,即陋惡的氣質,即可由人品的氣質,對他人來了知一清二楚才是正確。因在有真修之修子來言,即有一份可親的善良人品,即是由其外在即可觀內心。如此人品的好壞是攸關真實性的深淺所致,必須明白其氣質是透過了德性耕植於自身。

  德性的因質必須具備對自己,是存在於內而顯著於外的氣質。乃對自己是否有修?是否具備了低聲下氣的作用?還是僅報個名、掛個份、謂我自己在作修持?此乃是掛羊頭賣狗肉、沽名釣譽,亦謂之自己在作修持;此乃一般的修子常會遇到的事項。因在於德是行於內,而顯於外的根本氣質,不必經由言詞即可明晰,且由其內在氣質的作用中,來導引形於外表氣質的根本性。如此一個真正有修之人,必要能明白自己在做啥事?是否會僅是掛個名份而已。還是早已對自己所行所為,能作一個通盤的整理與暸解,即是對自己氣質的蘊藏中,了知經由內在而顯現於外在,此乃真實有修之人所應具備的氣質。

  「德是作用、道是体用」。乃在於是把德與道來融合,於自己的思想觀念。不可存有在德之中,僅是作福的造因者而已。必要是把德性來彰顯,才是對自己未來能具足,必在福與德之中作冥想,因此德是比福來得受用。因眾生要造福是相當容易,在佈施中即可得到福報。但在佈施中不一定會是具足德性,而是具備了慈悲的作用而已,因此要了知慈悲是拔苦,而德性是無私無為的作用關係。如此要明晰德之作用,乃在於無私無為之中,讓自己去成長。才不會僅在人類世界中有福而無德也,此乃當今眾生所應具備的心態,與作為才是正確。如此德之具足是以無私無為來累積,然而德之因質是把自己能利於蒼生、利於大眾、利於自己,才是真實的德性。否則自己僅具備了福份,而不具備德性,即難以在未來中,具足了自己上升與超越的因本,更在對自己如何作到無私又無為,必要是把德性來彰顯,才是以德來培植福份,更是長遠也!

  「崇心」所教導的課程,是要將智慧來提升,在此當下來作準備,而在未來可以如理而實際。亦不會僅在祈福中而無德,必須明白在自己所行所為之中,是要具備相當深厚的智慧累積,才能對德性深植的作用,去完現於福報的來臨,因此在德之淨染過程,「崇心」所要求的正是如此。不可偏悖於德性之拓展,因而要以德而服人,才能在未來的拓展,可以讓眾生有依循規範。德之展現不僅在於無私無為,更且是利於個己之孝道,讓自己亦能以孝而服天下。因而德性亦是把孝道來彰顯,有孝之子孫,其德性即高超,如此德性因質之本体,必須是對自己生存利益,能分別「作用」與「体用」兩者,乃是道德者所應具備的。

  「德是用、道是体」。不可僅在於体用中來混雜,要了知對自己的德性深植中,是必要自己對上求資糧,先具備了豐盈的果實,即能應用的如理實際,更且廣泛無垠。亦是讓德性來彰顯於自己,更是對自己德性因質的淨染中作成長,才可謂之「我在修持」,反之僅是掛個名份,那一點都沒有改造,何來謂修持之人否?見笑了!見笑了!或是對自己生存要改造思想;思想的改造,讓自己在當下可以作真正的主人,而不會淪於為生存的奴隸。

  德性因質作改造 深植本性即更好

  因質本源靠己成 人類福祉德性高

  淨染垢染皆兩邊 德性無私無為延

  成就超越靠己為 功果確立德妙先

  此偈同有情眾生來共勉之!在自己德性中作成長,把惡性因質來化除,即在於無私無為中來作建構與實現。

第二十三回 德性耕植  八十九年九月十九日 庚辰年八月二十二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南無開啟眾生緣 燃燈心法德非淺

  古佛傳承永無盡 德性耕植自性顯

  由德性的本質來進入更上一層的探討,正是把德性來作耕植。因在一切的有修修子來言,德性正是最欠缺的一環。因而即無法明瞭在修持的因本,如何替自己來作德性耕植,皆在於對自我的成長學習,把修持之道程來作為是一種了脫。殊不知在於修持者正是要把道德之種因,來下化於個己的本靈因質內,即是對自己的成長有其特別的意涵。然而在德性的耕植作用,必須要能切實的實行,才是對自己德性成長的一種体證與學習。

  「善德」是對自己與眾生的一種相循過程,即在於對自己的成長,給予是一種良善的作為。因而在宗教所教導的正是把善、惡來作分判,亦是由自己成長與學習過程。皆可感應到自己的体證是如何,又是對自己一種善德的行持。即可在於善功果中,來累積自己成長的經驗過程。且在學習的過程,必須要明白的,正是如何把善德的耕植作用,讓自己來了知。才是讓自己在修持的過程,不會遇到諸多的阻礙。更要明晰的正是讓自己在修持中,要如何能如理而實際,是為最主要的本因質。

  修持者是把善惡來作分判,即是對自己一種相循的作用,如何讓德性來作耕植,即是宗教所必須要教導的課程。因在德性之本質,每位眾生皆具備,僅是後來作學習生存。因個己迷濛的關係讓自己無法能了知,過往所具備的善德因質,是如何來彰顯。即對自己的所行所為,皆受到惡性循環的教化影響,而無法能真正作自己的主人。反而會被善惡因果循環的作用,來束縛其德性耕植的良善。因此一切有情眾生,皆會認為是自己無法作提升。在上升的增長中,如此德性即難以向上來彰顯。因而是對自己的成長,一種相循的作用,必須要了知對自己的德性是否深耕,即在當下的思想觀念來作為,才是對自己的体證過程,如實去完現於當下。

  當下的實現,即把思想觀念來作深植,必須要了知,是在「德性與惡性」中來作分別,並且就在其能在當下,讓自己的德性加以深植,讓自己的惡性得以摒除。即由思想觀念的轉化,成就自己的建構與作為。必須是讓自己在未來中的一切事務皆有其正面的價值觀,才是對自己能往上提升。因在相對循環,人世間的善德與惡禍皆正是相對。如何由化除中來成就其德性的耕植,即在該明晰將當下來建構。因在德性之中,必須要明晰其正是在兩極化的相對,讓自己偏向一邊。然而若無往良善的德性來耕植之時,必落於惡禍之中,即永遠皆存在於兩極化的相對因緣。又該如何把兩極相對,應用於「中道的思想觀念」。人世間的一切過程,皆受到兩極相互對待的左右,又一切有情眾生,亦在於此侷限陷阱之內,永遠都無法跳脫於此界限,人世間一切有情眾生,亦復如是。

  人世間的種種因緣,是將善、惡;是、非;對、錯;正、邪來分別,其正是在兩極中。因人類世界所教導的正是善惡因緣的開創,正是教導其在德性的耕植。讓自己能處於「中道思想觀念」的建構,亦在未來中,可以向上提升其個己的德性耕植。然而在當今的宗教,皆以善惡兩極作劃分,因而即處於是非相對,皆無法能跳脫於此界限。故在人世間一次次的反覆輪迴的原因,即在於此,殊不知德性的耕植,是對有情眾生,是可以提供其上升超越的根本性。亦是由德性的耕植,把中道的思想觀念來建立。必可在人世間超凡入聖,即是對自己成長的累積,有切切實實的紮根。才是對自己上升與超越的根本性,有實質的作用因此要了知德性耕植,是在人世間的「中道思想」中來建構與成長。

  德性耕質上昇本 超越輪迴不入沉

  中道思想化善惡 兩極是非度仙真

  人類世界之對錯 皆是有個貪自我

  了別德性耕植生 人間必可行理正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未來二十一世紀「蓮花佛國」,即由此德性耕植中來了知與開啟,是對自己一種向上的深植建構也。明否?今夜在此祝嘏聲中,降來同諸賢契共為「真佛心宗」的弘揚也。

第二十四回 德性造就 八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庚辰年八月二十五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燃點心燈見本靈 燈傳無盡更輕盈

  古德再顯千年秘 佛曰德性造就勤

  由德性耕植來言,在眾生的心性,是該如何的作為與造就。是要明白德性耕植,必要能深種於「阿賴耶識」中,其正是「如來藏」的根本。乃對有情眾生,必須体證於個己心性的耕植,如何造就必要靠個己去成就在心性中的深耕。然而人類世界若沒有德性,即無法能長遠讓自己把福祉來成長。亦在對自己的德性中,把自己的心燈來燃點。但在心性是無法讓自己承受不良的影響,更在自己存在的過程,更要來造就其原始本因中的德性,是為深耕所必須要有的基本觀念與作為。

  有道而無德,在修持者是難以明晰体證的過程。但在對自己心性的作為;一般的修子或眾生,皆自認為是在修持。乃在有修而無道,有持而無德,即是無道德者而言之。因是對自己在修持,皆無法体證修持,是宗教應有的基本觀念。又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中,若無智慧的提升,則將「六度萬行」來曲解。即是在「六度萬行」中,讓自己以為是作宗教的修持者,因修持是讓自己作學習與成長。在「修」來言是改造,是把過往不良的積習作化除,善良的積習作超越。在持「執」是讓自己處於恆常之中,能不變初心,乃是對一切修持者,所必須要有的心態作為。然而若僅有修持,而不能改造,且不能持恆,即給予自己在修持中,將會遇到諸多的瓶頸。是由自己無明所產生,對自己的理障所阻礙。亦在惑障中,讓自己迷失了初發的本心。故在修持中,姑且不論早修晚修,年長或年幼,只是如何能保持其初發心的根本,才是真實。

  在修持中的一切眾生,皆會受到經典的薰習與陶冶的過程,是把前人的種種過去寶貴的經驗與行徑來實現於當下。因在於書籍經典,正是經過前人的點點滴滴所累積而成。在人世間此一回,彼一回中皆次次來改變。因而次次更改的過程,有者早已悖離了「德性」的教化本意。且在對自己的体證中,欠缺了自我的提升。往往是把昔時的經典,在更改中,無法明悉体證其意涵的根本性。即在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時會自認是在修持,其實早已是悖離其經典真實的意涵,故而其所行所為,雖能見至修持者應有的本質,實則已悖離修持者所應有的本意。若受經典的薰習過程,其能成就真是無限美好。若是無法能提升,反而會讓自己沉淪墮落。更甚皆在於我執之中,無法跳脫其個己預設的陷阱之內難以脫離。乃是當今時代所有宗教皆會犯到的問題點,因是對自己修持的執著是沒錯。如果已是形成個己的「我執」,即難以轉換,必受執著固化所影響。乃在對自己心性的提升,必須要能為自己的靈性作負責,才能讓自己可以轉化固執已深的觀念與作為。若是永遠皆在於此境界,而無法脫離於此界限,即對自己的修持,自認為個己的功高果大,其實是自己欺騙了自己的心靈提升,殊不知是自己障礙了自己,阻絕了自己往上提升的契機。因而在當下的宗教中皆會遇到的問題阻礙點,乃在於此。

  德性之造就,因耕植的關係,自己有否在善德之中,把「善來提升」、把「德來昇華」。即是在「如來藏」中,必須要有的觀念與作為。因在「如來藏」中,若無法能具足了其是對自己耕植的德性,讓其來累積豐盛的功果與資糧之時,必然會遇到諸多阻礙自己成長的契機。乃是在於對自己的成長,讓自己把德性來累積其豐富與無限。即是對德之因種中,讓自己去思考該如何行又如何作。因在宗教中,要累積功果是十分容易。但要造下罪惡,亦十分容易。皆在於自己的思想觀念是如何?又如何把自己在修持,讓善德深植於「阿賴耶識」內。即在「如來藏」把其作累積、作造就,才是對自己能了知與体證的過程,要明晰明心與見性是兩個不同的層次,不可混為一談。若無法把明心與見性作劃分,即永遠都無法能實際的把心性來提升,反而是會被經典與前人教導所迷障。即在對自己的德性無法能作耕植的實際性。因此要以「修持作改造化」,要以「修持作德性化」,要以「修持作圓滿化」,明瞭自己該如何行?又如何作中去實現於當下,正是對自己的未來是一種負責。否則,若無法能以半桶水來激勵自己,皆在於自我的固執中,難以轉圜,其真實修持的根本性。故而是要讓一切修持者,能真實的明晰與体證,才可以在未來中真正能改造,因在當下的現在,是必須要如理而實際的,作耕植所應該有的提升。

  德性造就於耕植  固化難轉為己執

  累積德性作改造  必可豐盈無限滋

  人間因緣前註定  轉化修持歸己成

  深耕德性燃心燈  彰顯佛性永無盡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

第二十五回 德性無窮   八十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庚辰年九月一日

南海古佛 降

  南海無疆渡眾生 古佛著作見性真

  人間弘揚理教化 德性無窮智慧臻

  由德性造就,入於生存與修持的過程,必須要明晰在生存的實相世界,是要對自己生存利益與修持兩者可以相互融合,並且要能相容在生存的改造之中,倘若無法將生存同修持兩相融合,即對自己在生存與修持兩者的隔離,讓自己入於永遠都沒有辦法轉圜的空間。

  修持要明悉對自己生存的當下,是必須讓自己能如理又實際的去應用,於生存與修持兩者的融合性。因在德性的無窮盡,是必須要在修持中來造就。若對自己生存的當下,無法把修持與生存兩者合併在一起,根本都難以讓自己在生存的利益,去成就自己德性的彰顯。然而在生活中一切德性的根本質,即是讓自己能以無窮盡的顯現,在自己的身軀與靈性中。要了知對德性的行使,若無法具足其實際的經驗過程,對修持者是根本難以達至顯現的範圍內。修持與生存兩者是息息相關,不應由自己生存的當下,去破壞自己德性的作為。切勿把惡性的根質來提升,因此「德性與惡性」的作用是兩極化,必明瞭對自己的德性與惡性來作區別。

  德性的耕植必須是要無窮盡,亦在德性的深厚中,讓自己去成長。又在修持的途徑,修持者亦自認是在行道。但在諸多修持者,僅以行道而無德之時,根本都沒有辦法,讓自己在德行中去彰顯自己的靈体。亦在德性的行使過程,必要体證與明晰,即是對「道與德」之分別作用。果若僅有道而無德,在人類世界,是會入於魔性世界。因此有道而無德即是魔性的彰顯,有道又有德,乃是大乘菩薩行的覺悟於有情眾生,及在菩薩乘中,去彰顯自己德性的耕植作用。因德與惡是兩極化,且在於德性與惡性二者的區別,一者是上升,一者是下墜。因而讓自己在德性中去行使於人類世界的根本作為,更要在自己的靈性中,讓自己增加諸多的德性。因在人類的自性本性中,雖是早已具備了。但在人類世界中的種種行徑,常把自己入於加減乘除的作用。才是讓德性與惡性兩者相加在一起,即是德與惡左右人類性向本体的因緣。如何把德性耕植作用,來提昇才是最重要。

  德的耕植,在人類世界是不可抹煞其生存之道,亦是把惡性與秉性來化除。因在天性之中,早已是具備德性根本因質,即是對靈性中的業性難以化除。人類世界即在此環境過程,常讓自己無法破除其靈性的彰顯,即在一半佛性,一半魔性中去成長。又人類世界,在宗教教化裡面,根本都不敢談及魔性。因此僅以惡性作闡示的作用,難以真正把魔性提出來談論。即是對自己魔性的成長中難以了知,且無法明晰在魔性中的佛性,因此佛性中亦存有惡質的魔性。如此魔性在人類世界根本都是避而不談,即是對自己魔性的剖析,讓自己存在於模稜兩可。殊不知在人類世界中「德性與惡性」、「佛性與魔性」,正是一体兩面,此若是不深究如何能明晰,在佛性與靈性之作用是何。

  德性與惡性,更於佛性與魔性中來彰顯。然而在一切人類的世界,必要明晰其根本作用,理應了知其在佛性與德性、魔性與惡性中,是如何對有情眾生的作用分別與剖析,才是讓自己在上昇與下墜中去成長。如此可言,在佛性中的德性必須要彰顯的十分透徹,若是僅以魔性中,又惡性來彰顯,即對自己的生存產生十分不利的阻礙。因在萬般皆以此兩種性向,來彰顯其根本因質。在此過程中,若無法剖晰其佛性與魔性、德性與惡性的根本作用及導引。即是讓有情眾生入於難以轉圜的困境,如何提升與過程,其實乃在個人生存的環境,亦受到各人思想觀念的左右去成長,即是對自己生存的利益,看清楚是該如何的作為。

  德性耕植佛性顯 天性無盡人自選

  惡性因質入八識 魔性彰顯更難圓

  因緣果報乃前定 思想觀念造業因

  轉圜必要大智慧 佛魔德惡四本清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研,必可把佛性來彰顯,把德性來彰顯,把魔性來化除,把惡行來化除。

第二十六回 自真如性    八十九年十月三日庚辰年九月六日

南屏道濟古佛 降  

  南屏台疆化迷痴 道濟和眾不自持

  古佛降來著天書 自真如性化無始

  由魔性與佛性之分差,將德性與惡性作一系列的闡述,乃在自真如性當中去作自己的成長。因是對自己生存的取向過程,讓自己的所作所為皆能符合天心德意,即是對自己的真如實性中作下化,更是對自己在佛性與魔性的兩種區分,來行持是向上的提昇或往下的沉淪。因是對有情眾生的下化動作,要能將切實的行徑來作成長,要把佛性與魔性來區別,讓自己入於本靈的真如自性,亦在對德性與惡性中,讓自己体會人類生存的種種經驗的累積與過程。

  佛性是一切眾生所具足的根本自性,乃在「如來藏」中去挖掘。更深一層的理境,即是對自己一種的德性展現。因在「佛」必須要具備的是福德無窮,智慧無盡。而在德性的行使過程,即是讓自己往上提升,更因在大乘菩薩行中,必須要具備的是菩薩因種的累積,由菩薩因種的發揮與其德性闡揚。把自己的自真如性,應用於下化有情的芸芸蒼生,即是對自己開展了佛性的因質。同時將德性的本質入於天性中去成長,而自己所行所為皆是無為無私的動作,即在人類世界,把一切的福祉下化於有情眾生,因此佛性的彰顯。必須引動德性的無窮盡,方能致之。

  德性之成長,正是通過了一切生存取向的過程。即在人類世界的有情天地中,如實的展現出來。且是對此天地中的一切眾生,把此天地的德澤展現於有情世界的天地。是不分人種或是物種,乃是一体如是。在人類因種的過程之間,必須能如實的作建構。更是對一切有情眾生的種種生存過程,把人類思想來作改造。即是對自己生存的取向,去完現於人類的世界。又在德性是以人類的遵循所依歸,必是對自己成長能更上一層樓。即在當今時代科技文明所展現,是對有情眾生一種福祉的提升,必要能如理而實際。

  天性的行使,若無法能貫穿天地的德澤,於有情眾生的平等性。乃對天地中的「天心、天性」無法彰顯於有情世界。故在一切的物種,皆是天地所眷顧。人類要了知天地的德澤,一則是好生之德,二則是養生與育生之大德。更要一体如是護佑有情世界的芸芸蒼生,皆是平等性。因在天心天性正是無私又無為,且一体博愛的慈悲喜捨。即是在惻隱之中,完現於清真自然的運行著,天地中的德澤於有情的芸芸蒼生。即是對此天地中的物種作護佑的動作,乃是天地的德澤行使於大道中。

  大道是無為又無私,因其自然孕育著一切萬物蒼生包含一切的物種。讓人類生存於此天地,並把人類的大德來作彰顯。即是對一切萬物的護生與放生,讓人類行使於天地的德澤,與人類的德澤相互串連。又在人類的德澤,是不可倚人類之強勢,而殘害於一切萬物、物種的眾生。乃是對天心天性的行使與地心地性的行使,以及自性自心的行使過程,去成就有情世界,在人類物種的德澤,把三者串連。把人類博愛來提升,作一切物種的護生與放生,即符合了天地演繹的德澤。因此一切的物種皆受到此關愛的護佑,使天地中一切物種皆可以欣欣而向榮。如此不悖天地真理,即是對自己行使的種種過程,有其自真如性的彰顯。乃是對有情的人類,是一種向上成長智慧經驗的累積,在人類世界,必要朝向此過程來作弘揚。

  佛性與德性的累積,在天心與天性中,化作自然而然的道性,即是自己的累積經驗所成就。可以在道心道性中,符合於天地自然的演繹過程。即是体證在人類世界,有其真實下化的資糧。因對一切天地的演繹過程,如何去配合大地對蒼生福祉的創造,即是人類所必須要有的動作與過程。其在護佑一切物種蒼生,即可符合天地道心的演化過程。人類世界乃在作傳承與教化,不可能背離於此規範。即是在自真如性中,彰顯自己的佛性、德性、天性、道性,即是自己所獲得。

  佛性彰顯本能因 德性成長化有情

  天心天性自成就 道心無限更豐盈

  人間有愛眾生靈 才是覺悟有情生

  自真如性本因質 天心天性加道心

  人間有情乃大愛 眾生福祉天安排

  有情世界展天機 天心天性蒼生載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在未來中更能如理而實際,把明心見性入於開悟之境。即在有情世界中早已是獲得,更是早已成就也。把「自真如性」來彰顯於天地,要了知對自己的成長過程,是不可抹煞,在人類世界的種種經驗。因此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必須要作負責的,否則因果定律的循環過程,即不存在。如此對因果循環切實有其真正的了知,在因緣果報中,更能化除往昔的業因業果,而改造為上昇的根本性。即可在人類世界中把天心、天性作更大的發揮,即在道心自然中去獲得更大的成就,明否?

第二十七回 自性真如    八十九年十月六日 庚辰年九月九日

南海古佛 降  

  大道系列著天書 弘揚普化實特殊

  儒道釋耶回同參 自性真如揚普渡

  由自真如性入於凡体的,正是在真如實性來下化於第八意識內。在有情世界內,必須要能以引動第八意識的貯藏,才可對自己的所行所為來作下化。因此由因緣入於第八意識的,正是把「如來藏」進入自己的本性中。因此要了知「如來藏」的分判,即是對自己過往生存的一切取向動能與作用。如實把過去種種累積的含因過程,來做下化與行使的功能。且對自己所有的一切事務,能如理而實際,即是給予第八意識,所導引的一切動能來彰顯。並且在此動能中讓自己不會入於難以轉圜的困境。又對自己的所行所為及其種種歷鍊過程,加上當今思考範疇去作成長。因此一切的動態作用,必須是符合當下作為所須要。絕不可脫離於當下生存的所必須,如此才不會在此當下遭遇到種種的瓶頸與困厄。為了要符合當今時代的作用,而給予動能與作用來主導其生存,所必須要有的一切同緣体,即可在自己的如來藏中去挖掘出來,實則是由過往的種種累積所促成。

  動能作用,必在對自己所行所為的一切,來如實的完現於當下,即是把自己的「如來藏中所貯藏」的一切過往,含因的累積過程作導引。才是對自己所行所為,不會偏離於任何的事務過程。因此「自真如性」如何下化於「真如實性」中,切實有其真正的必要性。必可由自己的德性、善性、佛性、道性,來作主理。因而在惡性與魔性中,如何來化除,才是真實性。又一切的性体過程,決不會脫離於「真如實性」。況且在惡性與魔性兩者,是必須把過去的種種不良積習來改造。才是讓自己在生存過程,不會遇到阻礙與瓶頸。乃是對惡性的根本因質,有必要來詳加探討也。因在於「惡」的因質性体,即是一切過往所累積的不良積習,在惡的因質,若無法能附合,在良善性体的本質中去作淨染,即是讓垢染所產生的一切阻礙,影響對自己生存的取向過程,而受自己存在不良習性所導引。

  有情眾生若無法產生一種良性的相循作用,即難以對眾生的習性中作改造。因在於惡質的習性中,正是把良性因質來吞食,更且把佛性來沒入於浪濤內。更是在作往下沉淪所有的動作,即是對惡質積習一種姑息養奸的作用。因而是累積了種種的○╳;是非;正邪;對錯中,自以為是一種積習,也是一種正確的方向,如此則難以對自己所行所為,無法作真正的判斷。又自己認為是無任何的錯處,即存在是對自己一種因循作用。甚且是讓自己以為,對未來的種種生存,有其正確的思想理路。乃是讓自己的存在中,有其不能明晰的錯誤觀念。因此惡的積習,即由此來進入第八意識中去作貯藏。不但是讓自己根本都難以作改造,而且無法讓自己在生存中的種種良性因質來展現,反而使自己的惡性發芽,甚且自認理應是如此。

  魔之性質,是對自己心性的內境中,作自己兩極化的主導作用。因在佛魔本是一家,甚且是如實在人類的軀体中,是一体如是。殊不知只是一個正反面而已,又以魔性的存在,是讓惡性因質對自己存在中,讓自己累積了耕植過程,去作前進。因此惡性因質往前,即是魔之本体,亦在於讓佛魔兩相歧障的境界中,如何把自己的生存因緣,透過了在自己,認為對自己與眾生,是一種正確的思想理路作成長。殊不知在魔性的因質內,正是對自己的阻礙,產生了無明的展現。即遭逢無明對自己思想理路做建構,對自己行為作如是的導引。是因不明了對自己正確的思想觀念中去成長。乃是難以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來作人類應有的規範。是無法對其「身、心、靈」三者的統合体,在第八意識中進入於如來藏。導引其魔性的成長,反而讓自己難以轉圜。不但自認為是真正的正確,而且還以為他人所作所為皆是「非」也。

  因在「非」之作用中,即是不對,又難以讓他人來認同。即受無明來障礙自己,來顯現於自己心念意識的主導,其正是讓魔性來昇華。如此在佛與魔之中,是一体而兩面,是作用與導引的根本性。如何在人類心念意識,導引對自己生存的規範,如實來讓自己作真正理諦的作用。即可以對自己心魔所產生的一切動能,來作區別與明晰。因而有情眾生必在此境界中,一切皆可以讓自己有真實,甚且是符合天地,所演繹的德澤下化於自己。必是在此境界中,讓有情眾生,不入於佛魔兩相歧障的世界。乃是一切入於宗教派脈中的修子,所必須要明晰的過程。

  正所謂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乃因修持者眾,證道者稀也。因此若無法深切体證,其在人類世界,如何明晰導引應用於佛魔兩相歧障的過程,即難以轉圜。在宗教內的障礙,不是仙佛之不慈悲,而是受自己無明所阻礙,試思即明必讓自己在一切「佛魔歧障」的過程中,如何能如理實際,應用「自性真如」所必須。乃在於是以當下所改造,是以當下所成長,是以當下所應用,明否?

  佛魔兩相歧障界 惡性因質來拖累

  魔性成長細体分 境界化除即成灰

  真如實性入於識 自真如性乃前引

  体證明晰必可改 佛魔相成互相排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細細体悟必有所成長也。

第二十八回 真如實性  八十九年十月十日 庚辰年九月十三日

南海古佛 降  

  南海無垠一片天 古佛大道闡新篇

  著書普化揚真理 真如實性德無邊

  由人類的「真如」來言其「實性」,乃在於對有情眾生有依持的實際性。是對一切的取向過程中,必要能如理而實際,因讓有情眾生有一種向上學習與成長的契機。必先要把德性來彰顯,因為有情眾生的德性皆欠缺所致。故無法能有實際作下化的動作,又如何讓德性來作傳延,是必要讓「真如實性」去作更大的發揮,讓自己在現世的當下,必能得到實際的資糧。

  真如實性,不論眾生的貧賤富貴,皆是一體如是。是以平等性的作為,讓有情眾生作更大的發揮。又在德性中,要切實的了知其在人類世界,若無真如實性,即難以實現在當下的一切作為。故而對有情眾生,若是難以達至此境地之時。必難在自己的成長中,來了知其特殊的意涵。並且要在當下的過程中,讓有情眾生,皆可如理而實際的實現於「真如實性」。因為真如是一切菩提種籽的根本性,乃對菩提種籽是一種的覺性,要明晰性體本身是啥?又如以對性體來言,其作為中不得有「惡與魔」之種因。奈何眾生皆在德性真如來欠缺,更以魔性惡性的闡揚,讓自己入於難以轉圜的境地。故有諸多的有情眾生,常會輪迴於六道之中的根本原因,即在於此。因是對有情眾生所提倡的德性,是把自己過往的累世因果來作償還與化除。奈何在當下中,又是因上加因、果上加果,更難以轉圜的困境,亦在於此。

  德之本體是造作,是運行,在一個真如的未來中,是讓自己入於可以上昇超越的根本基礎。然而在有情眾生,常會以習道修持而埋沒了德性,殊不知在修持中,所必須要具足的,正是慈悲與惻隱、博愛與平等、清真與無為,即是無我無私的真實性體。但是有情眾生雖能了知,卻都難以實際行使。即在此境地,讓自己在人類世界,將一切可以作上昇的因本,漸漸而抹殺了。因在一切聖神仙佛菩薩等,皆是了知平等、博愛、慈悲、惻隱,清真、無為的完現於當下的有情世界。又在上蒼評定一個修子是要具備如此的德性,且在平等性中把人類的作為,視為一體如是。決沒有跳脫萬物眾生,而厚人類,而人類雖貴為萬物之靈長,但在其他有情眾生的靈性,是同人類相等的平均素質。只因人類是有其思考能力的行為動作,理要讓人類可以以德性,去護持萬物眾生的平等博愛才是真實性。

  真如是一切的法性體性根本,必用真實的如來藏智慧理諦,來完現於當下。即可累積自己成長經驗的評判功能,對自己成長的過程。姑且不論是正面,或是反面,都是在成長,又能讓自己有豐富的資糧。因此對有情眾生,若是無法能具備了此「真如」的實際性,即是欠缺了善德的因質。乃對有情眾生所無法詳細體會其真實的意涵。因此「真如」是不變的菩提種籽,不可或缺、不可埋沒。又在人類世界中,若無法有其向上生長的實際性,即是會沉淪於向下墜落的慾望深淵。因此在慾望所牽絆的,正是把真如化作無垠,是對自己一種難以成就的困難點。倘若可以向上提升的因緣,且因為是自己的迷障所導致,其在人生之中,即欠缺向上生長的因本。若是無法能實際完現於當下,必難對自己提昇,有其真正的明悟,是對自己此生一種相當殘忍的事項。然而有情眾生皆會是在一個宗教,如一而終。乃在自己無法明晰体證於自己的理想思路,無法面對真正可以提昇的因質,故而沉淪是可以理解的。

  沉淪的眾生皆是迷障於喜歡向外看,向外追求一個未知數,乃在「迷與理」之所障中,以及自己所曾經經歷過的所知障中,自認為自己是絕對的正確,甚至自認百分之百的正確,不容有任何人言其偏私不正,一味往前的邁進,此乃有情眾生,最容易看到的迷障。也是無法破除此一過往宗教的迷思過程。因而俗諺:古代,中華始祖-炎黃始帝曾拜七十二位名師,最後方遇-廣成子仙翁,才開啟了真正的明悟過程。曾在七十二位名師之薰陶中一一去作完現,為何曾在七十二位不能教其明心体證之過程?為何會在七十二位,方得高明名師之啟化?乃在不執迷、不固化、不著相中,去完現於體証明悟的心性彰顯。因而以此作為有情眾生的借鏡,如何達至「真如實性」的發揮,必要如實能作建構,否則一切的修持心歷過程,即在此世中,付之東流。奈何!奈何也!明否?

  真如實性乃得緣 教化眾生是無怨

  追悔人生錯一回 奈何今生誤自愆

  人生因緣更明徹 對己作為改無遮

  真如理諦永存在 實性自悟盼追隨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乃在德性之性體中不可著相、不可偏執於難以轉圜之困境。

第二十九回 佛性真如  八十九年十月十三日 庚辰年九月十六日

南海古佛 降  

  大道系列第九冊 明心見性之本則

  弘揚真理無疆遠 佛性真如更明澈

  由真如實性入於佛性真如,正是把過去的種種含因之累積,來化作個己成就的因本。在自己的成長生存過程中,能在佛性之中去作更大的發揮。因此要讓有情眾生在凡塵中,真正把自己去作改造。作個己成長經驗的累積,如此來作提升,即較容易。但如何了知自己資糧豐富與否的當下中,加以配合當今的生存經驗方式,在人世間來作改造。然在當下的人性世界,定要符合當今時代所必須。若是無法作到此點,尚且還沿用往昔的教化方式。來下化於有情眾生,是無法讓有情眾生,有可以作超越的契機。

  佛性是一切有情眾生皆具的根本性,乃是有情眾生所具備的本因質。又在佛性的彰顯與否,即要明晰對体證過程,是不可跳空於人類生存的實際性。然而若佛性沒有在當下的軀体中作完現,那無異是緣木而求魚。且對有情眾生,如何來彰顯真如佛性,必須要体證於明悟本心、本性的實際性。雖言如此但在一切有情眾生皆在自己生存的取向過程,無法能應用天性來行事,且常會應用秉性來作為,如此即把佛性來埋沒,反而把魔性來顯現於生存的環境。因而在佛魔兩相岐障的世界裡,佛與魔之真如實性皆是相同,僅在於真如是不變的本質,佛性魔性的真如亦是相同,僅是方式的運用是「成長與下墜」之分別而已。因此佛魔之真如實性是一体如是,必要將魔性真如實現於德性的彰顯。即是讓魔性來淨化,乃是佛魔真如所應用。

  佛性之真如,必須是通過一切魔性的彰顯,方是對自己的成長中,能向上去造就,反而對自己的真如實性,去作下化的根本性。因此對自己的佛性,如何由德性中去累積,至最後才可能實現於佛性的顯現,即是彰顯真如,則須要把一切德性展現的無垠無際方能致之。由佛性與德性之彰顯,方是在自己成長的契機中,了知對佛性真如,能運用的自然而然。即可以貫穿而無阻礙,通澈更明朗,把佛性光輝,去作「自真如性」的展現於當下中。

  真如是一切法界体性的根本,是一切眾生皆具的根本性。古往沒有所謂的佛性,乃在於近兩千年來方有用之。在以往即無此名稱,是對當下的一切有情眾生,因須求所致,故而上蒼即應此機緣,而引用「佛性之彰顯」才是在「真如實性」,中去達至明心見性的根本。必要体證的,是不分別任何的宗教派脈,才是如實平等的。宗教教育教化的課程,亦是平等的宗教觀。不但是對自己能上求下化,更能實際的無分別心,即是平等一体如是。乃在真如中如何來彰顯,才是對自己此生所應体證,與明了的自真如性。因是在俗世的眾生,皆喜歡向外去追求,一個難以達至的目標。為了對此俗世眾生的嚮往過程,上蒼慈悲下化的名稱中,給予此名項作追求的切實性。因此對有情眾生,若以「勝義理諦」應用,恐宗教教化會難以融合於當今時代。因此即隨順眾生須求,給予眾生所嚮往的名項,如實的下化,亦較容易接受。若不如此那欲廣度芸芸蒼生,恐非易事,反而會落得功敗垂成,又難以下化。

  魔性中的自真如性,亦是同佛性的真如一樣。亦僅是對自己的成長,給予是佛魔兩相歧障的有情世界,請問諸賢生在「佛與魔」中皆是眾生所顯現,必然如實的展現於「喜、怒、哀、樂、愛、惡,欲」。一切的過程,亦展現於「悲、歡、離、合」的心態中。一件事務的歡心所成,佛性即彰顯,一件事物之所不欲,魔性即彰顯。乃在當下中,去完現於自真如性的過程。又在崇心所著作的天書系列中,倘若無過往的奠定基礎,今日來言「佛魔之真如」,那恐非可讓崇心的諸賢生所接納。乃在於佛魔之展現中,是如實的完現於自己的心態作為。去如實的呈現於佛性真如,魔性真如來彰顯。因在當下的時代,一切可以見至的佛魔兩相形成的一切事務,必須要明白其是佛性彰顯,或是魔性彰顯。是在自真如性中,如實的顯現於當下,有情眾生的生存過程,否則若無法完現於真如實性。不論佛性或道性、聖性、仙性、自性中皆一体如是,乃在是名稱之不同而已。但在魔性中,即是惡毒之性,亦可作自己成長的過程,皆會顯現於在自己的生存過程。如何用天性行事,如何用佛性行事,如何用自性行事,或者是引用惡性行事,或者是延用魔性行事,皆在於當下中去作完現。由於當今時代社會昌盛,物欲橫溢,人心奢靡,如何取擷諸賢生可在當下中,即能觀視的一清二礎,明否?

佛魔真如本天性 魔性真如亦如此

佛魔兩成相歧障 真如一体相互磁

人生根本之最後 佛魔兩成引眾生

如何成就必已為 彰顯真如即當下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勉之,即在奠定了紮實的根基。把佛魔真如、如是的下化於自己,是否引用佛性還是引用魔性。即觀自己的心態、作為、應對、與智慧了。

第三十回 魔性真如   八十九年十月二十日 庚辰年九月二十三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燃燈心法古傳今 古佛德澤眾生靈

  魔性真如乃實諦 佛性彰顯本靈清

  由佛性真如來言,在人類世界,所行所為皆在於佛魔兩者之分別。乃是對佛性的彰顯,帶給有情眾生是一種向上「取向」的學習過程,對有情眾生是一種良善的因質,給予有情眾生,不會沉淪於實相界的深淵中。是以生存的取向過程,讓有情眾生在如常的生活下,能引動其佛性的彰顯,正是對自己向上提昇的原動力,能保持著一份良善心態做為。在人類世界給予眾生德澤,即在自己的生存過程。不會遭逢了諸多的名項,來束縛其個己的体證過程,是對有情眾生,給予一種提昇的作用。

  佛性真如─是對有情眾生的生活過程,融入在「生活與修持」兩者間並行。是對自己生存的過程,將其生活的經驗累積,應用自己的存在過程。然而生活實相界的根本性,是以良善行使於自己的本性、本心。則需存在的實相界,讓自己去成長。又以佛性良善的本質,讓惡性的存在來化除於無形。即對自己存在的生活中,讓自己作自己的主人,而不會沉淪在為生存來出賣自己的靈性,生存的奴隸。然而在人類生存中,皆有其正反兩面的作用,要了知在佛性的彰顯時,更是把自己存在於往昔業因、業果來牽纏討報,不只如此,更且相循。不斷因,而在佛性彰顯的同時,魔性亦彰顯,業因亦彰顯,但要如何來突破於魔性的彰顯,與業因、業果的化除,則是對魔性與業因、業果的存在過程,當下即予完現。又在佛性彰顯的同時,魔性亦會彰顯,若是不經由此過程,很容易讓有情眾生,即可進入於「佛國蓮花」淨土世界。那在過往業因業果,有啥可以作完消,皆在佛性與魔性兩者之分差中來作評判。況且最後為人的階段,是否能上昇,是否會在業因業果與魔性的彰顯中,讓自己難以進入佛國淨土的蓮花世界。即在自己的行為中來判別,因在最後階段,正是最重要的一環。否則累世的因果如何來償還,皆在最後階段,讓自己存在是上昇與下墜之分界中,去成就與沉淪,是關係著自己本身,所要行使的最後的契機。

  魔性真如─乃是對一切有情眾生,難以了知的過程,因在佛、魔正是一体而兩面。且是對魔性真如的增長中,人類世界常在此境界與過程,來如實的完現於當今生活之中。眾生皆謂魔之可怕,但不知自己的魔性更是十分可怕。況且是更惡毒,來行使於有情世界。即在對有情眾生,所給予當下的一切事務,若是心之不悅,即會七孔吟生煙、「普普跳」,又在自己魔性彰顯中,一下子便可見至魔性,且惡毒的言詞傾巢而出。若是對自己生存的魔性,不能當下去控制,如何可把自己入於佛性,乃是對有情眾生,難以平息的惡毒魔性,即在於魔之惡毒中,更是造下了諸多的業因業果。讓有情眾生皆是無法能上昇提倡回歸之本因,即在於此。

  魔性雖是有情眾生皆不願見至的惡毒根源。但在有情世界中,皆如實的常會遇見。眾生可在當下之中,常會遇見如此之魔性因質來彰顯。乃在其如常能把自己的秉性,應用於真如的貯藏中,則對自己的成長中。皆受制自己心念意識所主導,又在如來藏中,即刻入於真如惡來藏,即彰顯魔性。乃是對有情眾生,皆會遇見的如常本質。

  因而即以魔性真如來完現於當下,到後來再反悔,早已是罪孽惡貫滿盈。若無法在魔性中去作摒除,反而讓他來生長,那是對有情眾生皆難以化除的業障孽果,此也是心念意識的主導過程。要了知佛性真如、魔性真如,亦僅是一体而兩面。不僅是對有情眾生,皆無法体證於當下中,該如何來作化除,必須等到事過境遷了,再來作反悔的動作,再懊惱悔恨則是太遲與於事無補了,理應及早,先去防非止惡才是正道。

  魔性真如─是對有情眾生所難以体會的因質,若是根基不穩則稍遇不順,即刻中早已入於魔境,為何在古往的經典皆是不願談論魔性,而僅談佛性,乃在根器、根基的紮實中,如何完現於當下,如何在有情世界,即是如實作任何動作的改造。若基礎打不穩,何來見真實。要了知在根基、根器之兩者中,皆受到人們的心念意識來影響。在如實天地之真義,魔性真如雖言也是真如,乃是如常真實之本性,能不受因緣体而有所埋沒。因在「魔性真如與佛性真如」,乃是最終成就的分界點,一切有情世界的聖神仙佛菩薩能成就,為何阿修羅等及天地間的一切魑魅、魍魎、山妖、水怪等……,皆是在最後的此關卡難以上昇?為何在有情世界中的一切眾生,會在最後階段,而無法上昇的原因,即形成了阿修羅,魑魅、魍魎、山妖、水怪等……,皆在此過程而無法能突破於此最後的一關卡。即形成了有情眾生的反面者,乃在於是佛性彰顯的最後關鍵中,皆無法貫徹心志,再往上提昇。如此要明晰「心念意識」的主導作用中,若以天地的慈悲,必要在此最後的關卡能突破。才不會沉淪於阿修羅、魑魅、魍魎與山妖、水怪等……。乃在是無法突破於此困境,而沉淪於反面者,是謂眾生的不力所致。如何提昇,必要了知天地運轉的真實義中,去完現於符合天地的真實義。

  有情天地上下分 佛性魔性皆並存

  突破最終往上行 因緣成長渡有情

  魑魅魍魎亦有因 阿修羅身乃化引

  佛魔兩者皆一体 化除即可超身形

  此偈把近六萬餘年來的不傳之秘,下化於崇心的天筆中,作一切有情反面的成長。乃在於佛、魔之歧障的世界,如何上昇皆在於自修、自練,來突破提昇最終的關卡,即是分辨於佛與魔之因緣,盼有情皆可成就於佛性彰顯,而摒除魔性真如的顯現。盼之!盼之!

第三十一回 佛魔真如  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庚辰年十月初一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南無無上眾生靈 燃燈自性本心清

  古佛相助崇心弘 佛魔真如兩邊親

  由魔性真如來言,正是入於惡念的作為中,皆以自認為是,更且對有情眾生所行所為,皆以自己的觀點來作動作。即在對自己生存取向中去成長,乃是把自己入於難轉圜的困境中。即在凡塵來束縛了自己,又讓原本可以上昇的因緣体,來作移轉,但若不經由魔性的考磨過程,又如何對自己所行所為可以作改造?因在人類世界正是相互對待,又相互持衡的世界。然而有情眾生皆以是非、○╳、對錯、正邪,來作為自己自認為是的動作,並且每次皆以為自己所行所為皆為正確,故在有情世界,正是兩相歧障的世界,不論站在何種角度立場界限,皆不可謂之正邪、是非、對錯,○╳,必在自己心態中,是要如何轉換,才是正確。

  魔性是有情眾生皆不願意,亦不敢招惹的過程,亦是怕得十分要命,又魔是外在的顯現於個己的心態,即在內心世界,不但讓自己做向下的沉淪,而且作反面的動作。然而在人類世界原本是應該圓滿,又滿圓來作上昇與超越。但在有情世界中,若是魔性的彰顯,即會讓自己處於一切皆難以轉圜的困境,讓自己遭逢了諸多的業因業果來受償報。即在自己的心態作為中,不知如何去改造,更且入於惡毒的本性中,讓魔性更有機可乘,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下子即作千古的罪人。從古往的歷史中,每一位大奸大惡的人,雖有其惡毒之魔性,亦有其善良的佛性。然而在當下的作為中,因一切生存取向受利益所薰心,故而要造下業因業果的同時,佛性、魔性即會兩者交鋒。理應讓自己在佛、魔交戰的過程,把魔性來消弭,但在有情眾生,常因自己的魔性彰顯中,打敗了佛性。促使自己在人世的轉圜過程,更遭逢了魔性惡毒因質的成長。且是對自己所造成的業因業果,會來得十分後悔。但也只在內心佛、魔交戰的當時,會有此心念轉換,等到事過境遷之後,再變本加厲把惡毒的魔性,更促使其成長。

  佛性的彰顯乃真如本体,即是對自己的存在中,把自己真如至性的因質來成長,也是有情世界的眾生所嚮往與追求。乃是對有情眾生一個可以向上提昇的因本質。不但讓自己在人類世界中,去作善行善事,皆是每位眾生所追求與期盼。但往往事與願違,魔性反而會增加諸多的阻礙。甚且變本加厲把佛性來掩蓋,不讓其佛性的彰顯,即在當下中佛性是被魔性打敗,但存在於佛性的種因本質中,即會增加更多過往成長的經驗因質。即無時無刻對自己所作所為,皆不會讓魔性來突顯。即每次次的把魔性的真如化消,更以佛性因質來成長、來擴大。更且對自己心性的無明,不知該如何對魔性來反擊。因此對佛性的彰顯,若無法引用在日常生活中。把過去的經驗,善良的累積來作更大的彰顯,即受到魔性真如所影響,即刻讓佛性消失的無影又無蹤,乃在於是魔性戰勝了佛性。即讓佛性因質來消除,故在佛、魔是並存於人類的第九意識-庵摩羅識中,讓佛性一刻不得清閒,況且在佛與魔兩者之交戰中,如何把佛性通過了生存經驗,來轉化魔性的高漲。

  佛、魔兩戰在實相界是難以見至,但在自己的真如中,若言其完全是佛性而沒有魔性,那無異是自欺而欺人。甚至不論任何一切的聖神仙佛中,皆有其佛魔兩性。僅在於如何把佛性來彰顯,把魔性來化除。因在有情天地中,一切的人種與物種,以及有情世界的阿修羅、山妖水怪、魑魅魍魎等,皆是有情世界的物種之一。乃是因在佛性彰顯之剎那中,無法能持恆,把佛性作更大的彰顯,即一下子在魔性中受引誘,故而認假為真。殊不知在佛性彰顯的同時,魔性亦彰顯。業因業果亦彰顯,必在如何能突破於最後一關卡來作成長。否則欲彰顯佛性,那在有情眾生皆可以達至。因而不了知佛魔本一体,如何改造化除魔性,才是正本之道。

  彰顯佛性亦要化除魔性,此為是最後一個關卡。能通過即是成仙成佛,不通過即是成惡成魔,乃是一個最重要的關鍵點。是在一切有情欲上昇,欲超越的根本源中,要了知是對佛魔兩真如皆是如實的展現。在有情世界中的一切眾生,若是佛性可以彰顯之時,魔性亦會來彰顯。那即在佛魔交戰中,而人是中立且是主導,又如何以理智戰勝邪惡,又如何能把佛來斬佛,魔來斬魔中,即是開悟明心見性,最後所必須要通過的經驗過程。若不能在此關卡,去更上一層的成長,即受到魔性所左右,受到魔性所引誘,那自己隨風起舞,即在此之後更被魔性來主導。有時佛性可彰顯,但僅是曇花一現而已,皆受到魔性所左右與障礙。故而一切有情眾生若處在此境之時,即非上蒼之不慈,乃個己無法突破於此困境。否則在有情世界欲進入佛國淨土,是十分容易,但在最終的考程若無法通過,即會入於魔境所主導其真如實性的垢染,即難以清除,乃是最痛苦之問題。

  佛性彰顯本性清 魔性高漲是本靈

  佛魔交戰方寸地 智慧明晰消魔性

  因質關卡本一著 了知超越無限好

  陷阱自挖入於困 佛魔兩真是巧妙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研,在未來的末後一著中,如何化除自己的心魔,來彰顯於佛性真如的顯現,才是正實無礙也。

第三十二回 佛魔切轉  八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庚辰年十月初六日

南無燃燈古佛 降  

  南無眾生稱如來 燃燈自性本靈在

  古佛著作見性冊 佛魔雙切轉因哉

  由佛性真如入於魔性真如,乃一般眾生所難了知的過程。必先要体證於真正的開悟,所具備的因本。作為入於佛境的最基礎課程,又在進入開悟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即是對佛境的了知過程,把佛性真如來彰顯,把魔性真如來化除。況且對自己成長的過程,更要能体證心靈的提昇。再入於「庵摩羅識」的「菩薩位階」。方可進入真實的智慧本体,即在對自己的彰顯中,把「佛魔兩性」作為超越與化除的根本。

  然而由佛性的彰顯,必會引動魔性的彰顯,乃在業因業果也同時彰顯。此時正是入於佛性與魔性兩者的交會,更是存在於佛魔之兩性体中。是如何來作為對個己成長体證的所必須性,即在於佛來斬佛,魔來斬魔。正是入於最後一關緊要的過程,方能達至心性至真的境地。乃是一位体證於天地運轉,宇宙運轉的大德者,所必須要有的心態與作為。因在於是把佛魔皆斬斷之後,即是入於心性至真的境界。才是真正成就於佛之本体,即「初地」。是作為向上提昇,邁向蓮花佛國,金品蓮台的第一步而已。然而對一般的眾生,是難以了知在佛、魔兩相歧障之世界。必因在於對自己心性尚未提昇中,是該如何能明晰與体證,對自己心性的明朗。亦對自己成長的「明心見性」有切實的資糧,且由個己成長的体證中。把佛性與魔性入於德性的彰顯,必是對個己成長的因緣本,作個己如是下化的因質,即是讓個己入於明了本心,見至本性的最後關頭。

  佛魔雙切不但是在佛來斬佛、魔來斬魔。亦對自己由性体入於真如的本質。必要對佛性與魔性的因緣体作了知,若是無法能通過最末的自真如性,必難以真正体證把佛性來彰顯,把魔性是來消弭 。因佛魔本是一体,必在於最後的一個關卡,見至「生死大事」。若是無法能通過其兩相歧障因本的切轉,即會受到魔性彰顯所阻礙。因在於過去的所有聖神仙佛菩薩,欲見至真如本性的最後一關,是很難以通過魔性的高漲。並且對自己佛性來作向上提昇與超越,即受制此關卡的阻礙。因是在佛高一尺,魔高一丈,又對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每一次皆是如此。為何在佛高一尺、魔高一丈,乃是對有情眾生,因生存於此天地中,又此天地乃為陰陽兩相對峙,無法作到純一的本質。故在佛高一丈,魔在頭上,是有情眾生所難以了知的因緣過程。亦在一切無法上昇的阻礙中,所遇到的關卡,即在於此。

  佛魔雙切是作為最後一關,通過一切至性本体的作用,把佛魔皆化除了,即是純一的境界。亦是由太極中來回歸於無極,乃在無極的過程,必須要有純一的境界與過程。又在一切有情眾生來作修持之時,都會遇到於此的阻礙,是為對個己性体的因本難以了知。又如何能有資糧來,把過去所承接的生存經驗,化作更上一層的提昇,必在對佛魔之兩切中,如何達至純一,是通過向上提昇的最後一關,即是自真心性的本來体,乃是對心性自真,作為見性的最後一關。不知有情眾生,可否把個己的成長因緣,來如實的下化於自己心性的超越。因在有情眾生皆會「認假為真,認真為假」,不知在性体本質中。如何把自己的覺性靈質作更新,即是靈覺的因本。

  覺性更新是把心性至真作真正純一。而達至一境性、一合相,是對自己在佛魔兩切中皆不要。但在有情眾生不論是佛也好、道也好、聖也好,仙也好,乃在魔性中皆可以相互並融。又對魔性的彰顯,把過去的一切因果業障來化除,且是對自己性体作更超越。因在有情眾生無法突破於靈性、覺性因質的最後一關,常受到個己的我執心念所影響,而難以通過往上去超越佛境的實際經歷,因此明心所体證的,不但是對自己心性的提昇,又對一切有情天地眾生的了知,必然能同天地來共存,且相互融合為其共体,乃對自己靈覺所必須要有的作為,是把佛魔兩相切轉,皆拋棄,才不會入於佛魔所預設的陷阱中,必須能提昇個己明心見性的作為,是在有情眾生已入於菩薩境界來往上提昇。明否?

  佛魔兩切皆拋棄 真如實性更如体

  因緣本質入覺靈 靈覺相成化關倚

  見性本因應了知 業障果因必化除

  人間因緣昇降修 心性至真佛魔殊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研,成就個己、成就眾生。在有情眾生的因緣本質中皆難以了知,對佛魔中如何來把關?如何來提昇?亦在了知佛性彰顯中,魔性亦會彰顯,更且業因業果亦同時來討伐。了知斬佛魔是通過了最後一關的切除與轉換,而是入於至真如性的本性,心性自真的靈覺本体。

第三十三回 心性至真  八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庚辰年十月初六日

南屏道濟古佛 降

  南屏無量度眾靈 道濟和衷實相迎

  古佛降來見性冊 心性至真本靈清

  如來藏的根本因質,正是佛性真如與魔性真如兩種,在一切有修的靈子來言,其最難以了知的,正是佛性與魔性的彰顯之同時,又如何分別於佛魔兩者的評判功能。必在人類世界來成長,即給予在人類世界,凡塵內中去作為,是淨染與垢染。每每欲彰顯佛性真如之同時,魔性真如即會顯現,更且來阻礙,更甚者必受到業因業果之牽絆,即難以向上去增長,原本可以作下化與提昇的資糧本。甚且讓有情眾生體會,處於累世的因果循環的討報過程,若是無法在最後的一關來討伐之時,如讓其在佛性真如之往上提昇時,必難以來作討伐。

  佛性真如的顯現之同時,魔性真如亦同時彰顯,業因業果亦同時來彰顯。不但業因討伐時之迫切,而且又要完全的償受,累世因果循環之作用。故而讓有情眾生皆無法能招架的住,即是如此的關係。要了知有時業因業果,更且會幻化為佛祖或仙聖,來牽引其往上提昇。然而是業因業果牽絆所致,又佛之聖者亦無來之時,必難以真正導引往最後的一個關卡,且往更深一層的把心性至真如實來展現。如此的作用中,為何會在最後一關的開頭中,是上昇與下墬的分界點,若是無法落實於最末一著的關鍵點,必難以作至真心性的彰顯,乃是一切聖神仙佛高真菩薩,所最難以提昇的關鍵。

  心性至真是為「一境性、一合相」,即是由太極歸返於無極的圓滿。又是在此最後末著的關鍵中,若是無法突破於此困境。即永遠處在是阿修羅境界,與魑魅魍魎或者是山妖水怪。有時是重新再來一次,是否可以再往上提昇,即是作為在人類修持的最末關頭。如此的境界與過程,皆是一體如是,把心性至真來彰顯。然而對自己在佛魔兩者交戰的當下中,常會讓自己去作評判與選擇。則是對與錯的選擇,不論在此後來的發展會是如何,是一切真修實行欲往上提昇,所必須要通過的關卡。

  佛魔兩切,必要能轉圜於自己的心性至真。如何運用於佛魔皆不用且雙轉,佛魔皆不著性體,那才是對自己的提昇有切實的作用。乃在佛與魔的兩切中,必要轉圜於讓自己作主人,而不會遭逢兩者之引導,而受引誘而前功盡棄。才是讓自己能以心性至真,不會入於難以轉圜,或者是偏向一旁。那在有情眾生中,根本都只會偏向一邊,而不會以「中道」來行持。在此有情世界中是兩極化的世界,又一切皆在是相互對待。更且是讓自己偏向於佛道這邊,而難以偏向於魔道那邊。況且自己就自認為佛是善良者,而魔是惡毒者,即無法中道。如此的偏向,即在有情世界可用之,然而欲超越三界之輪迴,根本都不用如此。請問有情眾生。在人類世界中,若是偏向一邊,而排斥一邊,那能中道否?試思即明也。

  佛切魔切、佛轉魔轉,是在人性至真當中,把此侷限來化除。更且處於中道思想的建構,才是對自己能再提昇超越,如實的讓自己入於真正提昇的境界。在一切有情的眾生皆是中道而行,亦不會偏悖於一方。那才是對佛切魔切、佛轉魔轉,所必須要有的作為。否則若仍是偏向於一邊之時,請問佛能成佛否?難也!即是入於魔境當中。若是魔亦偏向於魔那一邊,請問魔是否會更加殘忍來殘害自己與有情眾生。倘若魔能偏向於佛那一邊,那在佛魔之間必要能中道,方可成就。否則即難達至,「心性至真」的境界。因而必須要明晰在佛與魔兩者之分差中,一切的上昇與超越,皆在於如何能達至「中道的作用」,才是真實性。盼能體証於至真實性的心性至真中,該如何建構於「中道思想」,即是儒家的根本因質,而不會偏悖於一方也。

  佛切魔切皆兩切 佛轉魔轉更雙轉

  心性至真乃如是 本靈因緣化無始

  見性明晰本來體 有情眾生迷障移

  中道建構儒家本 化除見悟本靈契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研之,在未來的上昇與超越中,將是如實而不會遭逢偏悖一方而沉淪也。在佛與魔之兩切與兩轉之中,如何達至中道而不會偏悖於一方,那才是真正的中道思想所應建構的作用。否則永遠都難以向上提昇,而根本每次皆在沉淪於自己的心念中。而無法實際突破其困境,必要了知對心性至真如實的把自己邁向於「中道建構」,方能向上超越也,明否?

第三十四回 開悟證果  八十九年十一月七日 庚辰年十月十二日

南海古佛 降  

  南屏開創渡一貫 古佛慈悲達彼岸

  開悟證果來一回 成就佛道更可觀

  由心性至真來進入,是把開悟證果作下化的因本。姑不論是「佛陀世尊或者六祖慧能」在開悟證果之後,仍必須要用人類的方法來引度眾生。故在對自己心性至真的了別中,如何作到開悟證果所必須要有的功能,是在人類世界中來成就,而非是在歿度之後才來成就。因此即有諸多的事務,必須用人道思想去作建構。又在人類的過程中生存是必須性,甚且是必要性。如何能在已經是開悟證果之後來言明心見性,實則必須要自己去親身體證,在開悟證果的實證。

  因開悟是了知對人類生存的過程,把其思想平等化,把其作為人造化。即在人類世界中,可以說是對自己的「悟道」有其獨到之處。果若能把此過程應用於下化自己,與芸芸眾生之時,必然可以對自己有上昇與超越的根本性,然而如何把悟道的過程,能下化於自己與眾生,才是對開悟有切切的功能。因此對有情世界的人種中,必須要應用自己「明心於體證」「見性的根源」。必要能了知自己與有情眾生,如何來應用於下化的功能,即可以讓開悟有實際的發揚。在往昔「六祖慧能」的開悟,不但是累積了諸多世來的因質。又在於明心見性後仍是凡夫一個,故在獵人隊之中,生存了十餘載時光,才能開宗立脈,來弘揚禪宗的本質。因此其所遇到的心酸苦楚,即非是普通的眾生所能明白與體會。不但在於開悟證果之時,仍然是凡夫一位,且對自己的明心見性,是要如何能對未來的有情眾生,可以提供其真實的資糧,來達至明心見性。因此在於見性的因本中,更要能如實的把其資源來作真正的完現。

  佛陀世尊在菩提樹下六載時光,睹明星而開悟,其正是體證於眾生皆有佛性,且在眾生的佛性中,是可以謂之平等性。又在佛性的彰顯中,把眾生來平等化。故佛陀世尊的慈悲平等博愛,正是此有情世界所稱頌。不論一切聖神仙佛,皆難以引用其真實佛性的平等性,因而佛陀世尊才把眾生的佛性平等來突顯。其在修持與宗教中的「博愛性」正是超乎任何的聖神仙佛。故而其為人天世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足堪世人及有情眾生所應稱頌與讚嘆。因在對一位開悟者之後,能再說法四十九載,甚且在最後涅槃之時,亦言其無說任何一法,僅在是要破除對任何經典與文字障的迷思。故在當今時代的有情眾生,往往會執持於經典文字障的左右與影響。況且無法能明瞭,世尊佛陀的根本因源之本意。這也是當今眾生皆以為自己是相當的聰明,因此聰明反被聰明誤導所致,而無法能超越上昇的原因,亦在於此。

  佛陀世尊說法四十九載中,其間有大乘、有中乘、有小乘。皆是因個人心性的作為來導引,其能明了天地的運轉實義,又對有情眾生,不但是可以作大乘者、可以作中乘者、可以作小乘者,亦可作芸芸的平凡眾生者。因此在開悟之後,仍須說法講道,讓有緣、有情的芸芸蒼生皆可如沐春風,了知佛陀世尊的偉大思想。又對一切有情眾生的心性中,來彰顯於佛性的根源。如此對未來的眾生不論在正法時期,象法時期,末法時期中,皆可如實的把自己來成就,又在過往的聖僧大德,禪師中皆可明悟此點。不受經典文字障的左右與影響,乃是對其經典字義的了知中,能明晰其同天地的演繹過程。讓自己去做成長,不但是對自己的心性提昇。而且對自己的明心見性,則有如實的通徹了知。一切天地時空的演化實義,即在當下即開悟了。

  崇心的理筆宗主,即在此境地來了知天地的實義,與演化的過程,早已是開悟了二次。僅在於最末一著的了知「印心法門」,即是能達至一代宗師的風範,如此能以真佛心宗來弘揚於大千世界中,不但是對於自己亦對有情眾生,能融合於天地宇宙虛空的演化過程。因而在此境界中,要突破於最後的一關,即可印心於自己的「心性至真」「靈覺通徹」,乃是為大道見性的著作本意。因此在崇心的聖務,不但可以如實的發展,更能如理的把天地實義來弘揚。然而在此階段,仍是人種一位,即似「六祖慧能」明心開悟之後。仍要喫飯、睡覺種種……,皆是凡夫一個,而並非已經是不用吃喝拉雜睡的仙神聖佛也。要了知對一位已是開悟者,其心境之不同,又如何來成就於有情眾生,乃是對自己未來聖務的發揚中,該如何來作才是真實性。

  明心見性是為本体的体證過程。若無法能同天地、宇宙、虛空、無極能融合,那開悟僅是個人体證的過程而已。若可以同天地、無極、虛空、宇宙共為一体,則可在最後一關的「印心法門」,來彰顯其實義且能完現於當下。為何上蒼要把一冊冊大道系列來著作,即是彌補過去儒道釋耶回與天道及種種……之教派之不足也。乃在崇心的因緣中是如此,更且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完成上蒼的使命。

  開悟体證建道基 明了本心真實義

  見性本質通天地 宇宙無極識了機

  虛空因緣崇心契 印心末關闡天意

  成就有情更德澤 造化因緣遍大地

  此偈同有情眾生共研,必有所得之。未來「崇心的印心法門」,將在未來更可以開展弘揚也。

第三十五回 靈覺通澈  八十九年十一月十日 庚辰年十月十五日

南海古佛 降  

  燃點心燈永無盡 燈光明朗自性清

  古言人生本靈善 佛著靈覺通澈因

  由開悟證果來言,乃在人類世界中,必須要用人類世界的方法,去成就自己與度化眾生。必先要有開悟證果之時的「靈覺通澈」,才可能致之。且在對靈覺的通澈中,是可以把天地人來串連。更是在人類世界中,不但是自己證道證果,更可為人類的宗教領導者,又可為一方的宗脈導師,即是以通澈靈覺來作判別。

  靈覺通澈,必須要以開悟證果之後方能彰顯,乃在於對明心見性的根本因質,必須要作到体悟自己的生存,與萬物眾生的生存權利之平衡,方可謂之。在大乘或者是佛乘中來行持。且對一切有情眾生,必須具備了靈覺的通澈,即是開悟證果的本質。又在一般眾生所了知的明心見性,只是在開悟中的一種而已。因開悟可以是千百回中,來体證於靈覺的通澈,才可能把開悟證果來實現。因在一切的開悟中的体證,必然要明瞭自己的本心與本性作初基。又在見性中來打底,方能謂之開悟,又在開悟千百回中,必須要累積了三次的大開悟。亦要累積了千百回的明心見性,方能把靈覺通澈於自己的本靈中。即是對自己的靈覺,來實現於自己開悟方能證果。然而若無法能有三次以上的大開悟,要言明心見性。只能謂之体證於心性之明心朗耀而已,那離開悟證果還有一大段的距離。這是對一切有情眾生,所難以了知開悟證果實際的過程。又在於明心見性,是累積在自己生存的經驗過程。有者是要累積很多世的因質中,方能把明心見性作有系統的發揮。且在於開悟必須要能靈覺通澈,亦在於對自己的印心法門,有切實的實現於自己的心性,作体證的功夫。

  覺靈本質與靈覺通澈,是必須通過生存的累積中,將人性發輝至極致。更且是把佛魔兩性來作切轉。倘若無法把佛魔兩相切轉之時,要能真正達覺靈的啟發,是根本不可能。因此靈覺中,是已經通過佛魔兩者之交互打鬥。要了知對佛與魔兩境之分差,必是對自己的良知與惡質,來作相互的導引作用。又在明心是一切作為人類的本心見性,是有情世界的總合体。靈覺若無法在佛與魔之中來作切轉,必然是難以突破於心性中的障礙,甚且無法突破,往中道建構的思路來前進。且在於佛是一般眾生謂之「覺者」之超越根本,又魔者亦是眾生謂之「惡毒根源」。殊不知在佛與魔皆是自己所具備的因質中,如何把佛與魔兩相作切轉的作用。才是讓自己在成長的過程,去体證於明心見性的因本源。又在於開悟必須要累積三大次以上,才能有實際的根質,否則欲證果,那無異是對自己心性的欺騙與殘害。

  要了知能謂大德者,是否有開悟證果,必可由其心性的彰顯中,來了知是真正的開悟,或者僅是幾次些微的体證,即言開悟,那實在是對自己,與對眾生是一種難以達至超越的因緣体。故而要明白在靈覺通澈中,必須要能作心性的彰顯。更且把佛與魔兩相切轉入於一境性、一合相之中,即是由太極回歸於無極之中。因在於佛與魔是兩者對立,太極亦是二者對立。如何達至一境性或是一合相,才是把太極或是佛魔。回歸圓滿為之中來彰顯,才是由太極回歸無極之圓滿。

  靈覺通澈不但是對自己親身体證,於個己心性的明朗與了別,更且對明心見性有獨到的因質。故而在開悟證果中,必須能如理而實際,才是真正實現於印心法門的彰顯。崇心的理筆宗主,已臻此境界。故而由為師等來作「印心法門」的開啟,讓「真佛心宗」作未來推廣的弘揚。更且把此印心,用於能真正了知天地運轉實義,德澤於有情世界的眾生。更能体證於靈覺通澈,明朗照見一切法性、實性、心性、色性的人類世界。因此對印心法門的殊勝,將於近來中必可如實的展現於人類世界,明白對印心法門的彰顯。是給予有情眾生福祉的下化,是為崇心的宗主能堅志,來為上蒼作更大的發揮。其正是通過了一切無情的橫逆與誹謗挫折中,是打死不退的真修實行者,乃是可喜可賀也。

  通澈覺靈明心本 靈覺了知自性真

  開悟證果要印心 人間必可化有情

  通澈無礙了天德 澤遍天地眾生澈

  無垠宇宙虛空來 成就原靈心應捨

  好!賜汝靈覺通澈之本因,作未來開悟證果印心法門之要旨也。

第三十六回 大道見性-印心法門

南海古佛 降  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庚辰年十月二十一日

  南海屏疆無聲影 古佛著書大道行

  大道見性末一回 印心法門開起引

  由燃燈古佛來開啟崇心的印心法門,是把過去的種種印證於當今時代,雖言現今時代萬教齊發,仍有諸多的法門能作弘揚。尤其在佛家來言,更是如理而實際,因為佛家比較注重實行的完現,亦著重於入世的基礎。因此以人道為本位,能給予有情眾生的正是作拔苦的動作。亦即是在行持於大乘菩薩行的作為,能對自己心性與靈性的提昇,有其切實的因質。更給予有情眾生正是入於行持的階段,而非僅是作為一般世俗的方式而已。故而在當今的時代中,為何佛教能較興盛的原因,亦在於此。

  道家是比較出世的作法,因其是以「作法與科儀」來作為教化的根本,即在對自己心性與靈性的提昇中,較不著重於心靈的根本質因。因此給予對自己生存的科儀方式中,即用於出世方法。故在道家來言,較不著重於入世的方法,乃是以兩相相互比教中,及作為人類世界中的種種行徑,是以道家不重口齋,而注重於修法科儀,來改變其在人世間的種種厄運。因此若有一切的困難時,皆用符籙與科儀作為改造。故在於心性與靈性的提昇中,較難以符合當今時代的原因,亦在於此。

  儒家即著重於入世與出世兩者,故其在大學、中庸、四書、五經中,是以生存為方式,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以個人的心誠格物作導引,來讓當今時代的眾生能明了。不僅著重於心性的提升,此乃佛家所用之;又不以科儀符籙讓眾生造惡業之時,依靠仙佛來護持,此乃道家所用之。而儒家即在於能否讓其作自己的主人,或是作自己的奴隸,皆是以自己生存的方式,來導引其修身齊家平天下,正是符合大同理想的世界。如此三教的本質,皆是相同,故其所言之本意與目標,皆其一致。

  崇心的印心法門,僅在於對理筆宗主,末後一著的臨門一腳而已。故對此末後一著的印心法門,必要能以開悟明心見性,及以實證證果而完現於當下。因在於印心法門,若無法能應用的十分得宜,有時反而會是讓有情眾生,皆自己以為早已是明心見性,開悟又證果,那無疑是自己欺騙了自己。因在開悟證果之時,若無法能同天地、宇宙、虛空、無極相互結合之時,那僅是在人世間作一体證而已。因在印心是同仙佛等之心性本体,相互印染,即可對仙佛的慈悲博愛平等的德性來相互印体,印入於心性之中。若是無法能相互具足其仙佛聖神菩薩之慈悲博愛平等的德性,即難以對其心性明朗,達至更深一層的体證。因在仙佛聖神菩薩,皆是都已經開悟證果的仙真,其心性的相互印證,必然可以体證於明朗,天地的德澤於有情眾生。亦可對自己在明心見性的本質,作開悟證果的功夫。

  聖神仙佛菩薩的慈悲、博愛、平等的德性,與有情眾生常會相互來印證。有時一位入於道場之修子或是善信,或是菩薩降臨道場、或是寺廟宮堂之時,仙佛早已同其印心了,因而在一位善信或修子入於道場之時,能否得知其心性中有一股暖流,或者是一股電流通澈其身心,理應在此局面中,早已皆可印證於瞬時。因而對此印心法門的當下,不知如何能保持著長遠。又如何能細心体會仙佛聖神菩薩之慈悲,博愛,平等之德性。若是可以体證,必然可以在未來中同仙佛聖神菩薩相同具備其因質。正是大地有情兒女的心性体證。如此長遠的相印於心。必然是對自己的開悟證果,有其切切的功效。乃在於如何能長遠保持著,此初發本心本性,即是在印心法門的第一功夫而已。

  崇心的印心法門,不僅是超越於此界限,更且入於觀視一切有情眾生的生存過程,來彰顯其平等博愛,慈悲的德性。把聖神仙佛菩薩,更深一層的同自己來相互印心,即在於對自己心性的提昇,給予印了自己的本心本性。更且彰顯了自己的原始初發心,即在於對印心的作用,讓印心法門更有切實的功效。如此對二十一世紀的有情眾生,正是給予一種心電感應的印證與實現,乃是對心性体悟。其在證果之中的功夫,因而要了知對心性体證,必須要能以心而印心,以体而如体,才是讓印心法門切實作到其應有的功效,乃在於大道見性的末尾這關卡,把崇心的印心法門來開起,更且對大道系列第十冊之印證中,作如實的下化於有情世界。乃是崇心所應具備的最大因緣,「印心法門」獨對理筆宗主,單獨下化。亦在未來中將有如實可以作更大的發揮。讓崇心的諸賢生亦能体證,於印心法門的微妙之處。故而初期仍以理筆宗主作為傳導主軸,再讓諸賢生來作更深的印證。

  大道見性已完竣 著作九冊見性本

  印心法門來開起 理筆宗主天機存

  大道心法作接續 十冊著作遍大地

  有情根本德教化 崇心因緣永期繼

  今日在印心法門中把大道系列,第九冊大道見性如實的完成了。將於辛巳年起開展崇心的印心法門,絕非一般的印心而已。更且能体證於我即天地,天地即我,我即眾生,眾生即我。我即聖佛神仙菩薩,菩薩神仙聖佛即我也,乃是如理而實際。必然可以對崇心的弘揚,有如實的功效與期盼也。

跋一       八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庚辰年十月二十六日

南無東方藥師如來佛 降  

  南無東方琉璃界 藥師如來最可佩

  佛言見性來作跋 弘引眾生聖佛切

  由大道見性來作跋之提引,是把有情眾生作回歸的因本。對此世界的一切芸芸眾生來言,其正是在於兩相歧障的世界,且無能法脫離於此境界。故存有諸多難以了脫的困境。在凡塵的人世間,必要在兩相對待的相循世界中,能符合於人道生存的要義,又要符合於修持該有的條件。因此生存與修持必須要能兩相皆可融合,否則即難以在此世界有可以提昇的機會。甚且處於難以化除的境界,因此明心與見性,正是兩種不同的境界。如何能達至明心與見性,實則要在「自己的心性中作中道的發揮,才能跳脫於三界外。」

  見性的本質,先要了知此世界的障礙,與限制要如何來化除,才是真實性。因為對自己心性無法能提昇,又在凡塵的世界,無法能融合於當今時代與社會的環境。根本都不必言自己是作啥修行,因為修行是離不開於生存的潤生過程。請問諸賢生有何人可以不生存,而作修行?必要把生存與修行兩相融合,才是對自己的心性提昇中,有其切切的實在性,又對自己心性的提昇中,若無法能以自己該行的作為,去把生存與修行兩相融合,必難以見自真如性的境界。更難以達至「一境性、一合相」。如此在人類世界,又有何資糧可以作上昇超越於聖神仙佛菩薩,是否如此?是為跋。

南無藥師如來佛降跋於 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 無極大道院 懿敕崇心堂

天運庚辰年十月二十六日戌時

跋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大道見性作跋如是我

  明心本質通澈了天機 見性因緣体證勝佛陀

  大道者,乃自然而然的運行於宇宙天地,與眾星球之間而不悖。此即在天地宇宙規範的軌道中,如真如實的對此宇宙天地間的萬物種種,來作更大的導引。眾生落凡後,即展開人類世界的生存方式。由於在生活中,必須要是對自己的潤生過程,有其豐富與舒適性,乃當今時代社會的人類所追求也。因在人類生存中,常是欠缺對天地宇宙的了知,故而上蒼降下宗教來作為對眾生心靈與人性的提昇。其在人類生存當中,即同潤生有切切實實的關係著。乃是以宗教可以洗滌心靈的汙垢,又將心性作更上一層的提昇,必須對自己心性與靈性的明晰体悟,又在体證於如何能開悟見性,才是真實性。

  明心見性是兩者不同之層次,如此在佛性與魔性,更是當今時代如實展現於眾生的性体之中,如何能把心性提昇,把佛性來彰顯,把魔性來化除。必在於是最後一關的關卡中,去作更上一層的突破,才是對自己了知心性中的佛魔兩者的作用。必可在人類世界以中道思想來作為建構,因而中道必須要能了知如何行,又如何不偏悖於一邊,才是對自真如性的展現。當下一切的有情眾生,皆處於兩相歧障的世界,因而有是非、○╳、對錯、正邪,若以中道即無偏悖於一邊。才是如實的把自己的心性,能處於明心見性的平常中,因明心見性是了知對自己心性的如實展現,又如實的提昇,才是真實性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降跋於 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 無極大道院 懿敕崇心堂。

天運庚辰年陽月二十六日戌時也。

跋三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降 真佛心宗作榜樣

  明白体證天地機 吉祥如意照本相

  大道者,是以芸芸眾生來作提昇,又正是對自己心性能了知。在超脫於三界輪迴的限制中,是如何能達至中庸的本質。因此在中道思維建構,更能如實讓自己以心性德性來成就自己與眾生。必在對有情世界的一切物種,皆可平實又如常博愛、惻隱、慈悲、平等與中庸為不論儒道釋耶回,與一切的新興宗教,皆是一体如是。因博愛、慈悲、平等、惻隱與中庸。即可在人類世界,把自己入於更完現於當下的作為。在一切的聖神仙佛菩薩中,皆是如此,不能体證於此,即無緣上昇於聖神佛仙菩薩。

  見性是了知對自己心性與靈性的根本因質,乃在如何能作到見至自己的本心本性。要了知見性是十分容易,如何能在當下的生存中去体證,雖處於兩極化的歧障世界,只要把持著中庸中道的思維建構,即可作見性的因質。又加以了知在起心動念,在未發之前的原始根本,即是那一點的真靈能常保永遠而無盡,必然可以作到見至自己的本心本性,皆是如實。因在大道心法的根本因質中,不論任何宗教派脈,皆是如實的把自己靈性本心本性,作更深一層的体證與明晰,並不知如何以開悟自己的因質,作提昇與超越。因開悟正是累積了千百回次的明心体證,了知見性的根本,即是聖神仙佛菩薩,即在於人世間完現也明否?哈!哈!哈!哈!

南無阿彌陀佛降跋於 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 無極大道院 懿敕崇心堂

天運庚辰年陽月二十六日戌時。

凡例

南無大日如來佛

  南無大日如來佛 降著凡例眾生守

  見性因質作提引 明晰心法原則有

一、大道明心與大道見性的兩冊天書,是以凡塵的眾生作為自己体證,於如何把自己入於開悟的境界。

二、明心的本質與見性的因質皆不相同,乃是兩者皆有其心性体證與心念意識的根本性。

三、見性必要能如實,且在當下不可寄望於下世再來成就。

四、崇心正是把未來龍華三會與彌勒淨土、提前於當今的現在,來給予有情眾生作明晰体證的開悟。

五、明心與見性,乃是一個天地之間千古不傳的奧秘中,如實下化於崇心道場,是為對崇心的肯定與讚賞。

六、儒宗聖教的弘揚在崇心的第三期起,正是把印心法門來開展,且對有情眾生是一種的了悟。

七、崇心因緣非比尋常,是理筆宗主先天含藏,與通過了當今時代的考驗,而成就的真佛心宗,正是眾為師皆願共同來護持與導引。

八、大道見性完成後即開啟印心法門的真實普緣,亦是導引有情善緣前來共助崇心道場「真佛心宗」。

九、真佛心宗的一切聖務皆有其真實的意涵,亦對未來的眾生在修持路上,更能了知天地的德澤。

十、大道見性之著作,包含了諸多仙佛的心血結晶,天書所在之處,諸神護佑,善加珍惜不可褻瀆。凡助印者上天酌予消災賜福。

南無大日如來降凡例於 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 無極大道院 懿敕崇心堂

天運庚辰年陽月二十六年也。

  好!辛苦諸賢生,為師亦與南無阿彌陀佛暫退,共研未來印心法門的傳承也,亦有燃燈古佛等聖佛共參。

本堂主席 虛空天尊 文衡聖帝主席 登台

八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庚辰年十月二十九日

  文衡聖帝任主席 虛空天尊傳聖意

  大道見性繳完旨 弘揚三期正心持

  今夜正逢崇心雜誌第十四期繳書上蒼,亦是大道見性完書繳旨之佳期。命派由本堂 福德正神,與 濟公活佛於十五里外接駕。命派由本堂 觀世音菩薩、 天上聖母於十里外接駕,其餘神佛與學生及無極大道院眾靈修院士等排班候駕,不得失儀,為師暫退也!

無極駕前 麻仙姑 降

  無極母娘駕前侍  元君回稟見性事

  崇心道場副主席  麻仙姑降鸞台滋

  欣奉母娘懿旨降回崇心道場來頒示,神人俯伏,不可失儀。

   懿 旨 開 讀

    欽 奉

無極皇母大天尊懿旨曰:

  母居瑤池聖地,屢觀南瞻部洲沉淪眾靈於五濁惡世。尤以當今時代的科技文明,眾靈兒等皆倚科技而薄道德,更甚對天地真理難以明晰体證。況且無法能達至明心見性的本質,欲開悟即難以成就。故令崇心道脈著作大道系列叢書,而今已完成大道見性第九冊之完旨,故 母心甚慰之。

  崇心道場之真佛心宗,是母心德意盼眾靈兒作回歸,不論儒道釋耶回,尤其是對天道修子真正作回歸導引的指針。乃在天道真修實行之兒女等,皆有其真誠心,但在心性的彰顯中即較欠缺。更甚在儒道釋耶回五教等皆是如此,實令母心哀泣。今由南海古佛、南屏道濟古佛,承 母意降凡遴選真道才,為上天來作教化與導引的聖務課程。即由理筆陳兒作大道系列的主著正鸞生,在其先天含藏中,切實有其諸多天機玄奇的顯現,足堪此任。

  今大道見性已完成著作,必須於付梓中來作編排。盼能廣泛的弘揚,才是對大道的見證中,給予自己上昇與成就的因質。故 母心特慰之,理對崇心諸兒女等之獎賞,及對大道著作之苦心作見證。故將功勳銘記天榜,以作為未來的真正資糧。給予自己成就能豐盈,乃 母心所盼。能為大道犧牲奉獻,足堪嘉勉與欣慰。

  矢勤矢勇、勿怠忽勿、勿負母心所期盼,未來作大道系列更大的弘揚。

母頒示懿旨於 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 無極大道院 懿敕崇心堂

天運庚辰年陽月念九日戌時。

  好!頒旨完畢,特恭賀本堂諸神佛與學生等,能為未來大道系列作更大的弘揚,不但對自己對眾生,亦是一種福祉延續也。特勉賀之。

真佛心宗 人天宗師 虛空上人 登台

  真佛心宗任宗師 人天教化更無私

  虛空上人登聖台 感恩上蒼德意賜

  今夜欣逢崇心雜誌第十四期繳書,又逢大道見性完旨。故心悅矣!特命虛空彩雲仙姑、虛空彩靈仙姑於十里外接駕。命派虛空御傳天尊、虛空銀筆大道天尊於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佛與學生等及無極大道院靈修院士等,皆排班候駕。恭接昊天玉旨降堂也。

欽差大臣 岳元帥 降

  昊天玉詔來道場 岳元帥降崇心堂

  大道見性完書旨 普化蒼生德遍長

欣奉 昊天玉旨降堂頒示,神人俯伏,不可失儀。

  玉 詔 開 讀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九五至尊,掌天地人昇降之權衡。尤對聖佛等的教化與人間的教化,皆期盼能實際而且更有實績。尤以過往的儒宗神教教化中,雖然引度眾生作善化道務。乃在是因科技文明,人類已增智慧,況且電傳訊識的普及化。更要求眾聖神仙佛能以更創新的教化方式,讓有情眾生皆可暢真理作回歸的天梯。故由 南天主宰文衡聖帝關卿所奏,理應作一系列的大道叢書,給予有情眾生來成就與乘越。

  經遴選道脈棟樑才之過程中,每堂皆有獨到之處,故在遴選正鸞生的天機中,又以理筆賢生能具含藏的豐盛,正是符合三教回歸的要求。故由 南海古佛與南屏道濟古佛作主著仙師。而今已完成大道系列第九冊「大道見性」之完書繳旨。實令 朕心大悅,對崇心道脈、真佛心宗之肯定與讚賞。皆是十分之欣慰,理應嘉勉。故特將功勳銘記天榜,以作未來回歸之見證,更且讓有情眾生與崇心在作大道系列的著作中,不以著作而著作,乃是讓有情眾生皆是如實的把自己入於超越的模範。

  儒宗聖教之弘揚,乃 朕所繫牽引著儒宗鸞門作更大的弘揚。而今能立此標竿,足堪為鸞門的典範。更是上蒼正鸞遴選的正確弘揚,故朕特悅,嘉勉與鼓勵,再接再厲,為廣度芸芸有情眾生回歸超越於無極虛空。

  乃朕所盼之,矢勤矢勇,勇往直前,作眾生的楷模也。

玉皇大天尊頒詔於 儒宗聖教 真佛心宗 無極大道院 懿敕崇心堂。

天運庚辰年陽月念九日戌時。

  好頒詔完畢,恭賀崇心道場又增添功勳乙筆,對自己及對眾生是一種的學習典範。是對未來的引度有切實的績效也,特賀之!特賀之!好!辛苦諸神聖仙佛與賢生及靈修院士等。好!為師亦回昊天繳旨也!

 

南天主宰 文衡聖帝大主席登台

  南天主宰德鴻遍 文衡聖帝真理篇

  崇心道場大主席 歸降鸞台示德顯

  今夜正是對我崇心道脈真佛心宗的見證中,作如實的印證。亦由大道系列第九冊完書繳旨後,於下回再續接大道系列叢書第十冊,以作眾生心法之完現與演繹,對有情眾生的迷思來作指引也。盼崇心諸神人等皆能暢真理實地引歸有情眾生,更且把儒宗神教,提昇為儒宗聖教之弘揚。是對上蒼職責所賦予的完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