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修行不是枯燥,更不是單調,只要心中有道,身體所行之任何事情,都將是在行道當中;只要心中有道,身體處在之任何地方都是道場。
hr.gif (2730 個位元組)
   
hr.gif (2730 個位元組)

開宗立脈玉詔:鸞門四禪淨土宗 

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9589

聖示:今夜恭接開宗立脈玉旨】,命本院監察尊者十里外接駕,命本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可。  吾退!

欽差南宮孚佑帝君  降

詩曰:開宗玉旨垂台島。

      寶德恭聆聖意彰。

      淨土四禪圓滿道。

      鸞門正教傳十方。

聖示:賀喜貴道院奉旨普傳鸞門正法,代天化育群英,導迷黎,進善途,歸靈子,步步營。今再受上蒼畀重,鸞門成立淨土法脈,實貴道院神人之榮幸,勉之精進再精進!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凌霄,統御萬靈,位居尊而鑒卑,無時不以蒼生為念。今查爾南贍部洲台疆《懿敕寶德大道院》奉旨建立來,神人齊心一致,辛勤於普化蒼黎,頗有建樹,尤在示範鸞門正法方面,神人戮力可鑒。

今為使末法眾生得以行善積福,依法實修,進而成就菩提,乃在鸞門體系特予增設專供弘揚三教正法之淨土法門,題其顏曰:【鸞門四禪淨土宗】。

有關淨土修持法義,將逐漸垂示,以導引蒼生,依循正教、正法而行正道,使悟性真如而達菩提有日。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歲次丙戍年七月十六日


  開宗立脈佛旨

 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9589

聖示:今夜恭接佛旨,命本院城隍十五里外接駕,命本院天上聖母十里外接駕,命本院副院尊觀音如來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可。  吾退!

本師釋迦牟尼佛   降

聖示:吾特蒞貴道院頒布佛旨。

    奉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佛諭

  紅塵滾滾,浮沈不息,末法亂象,敗德喪廉;幸有鸞門普化十方,挽風化俗。

觀正法隱藏,末法甚悲,六道輪迴將無休止;幸正法尚得以藉示範道院再現人間,而今精英仍有可萌之期。

貴道院經萬佛群仙研議,考核審定,垂降【鸞門四禪淨土宗】。此中四禪,除了說明修行境界外,尚包含弘揚四大淨土:鸞門淨土、觀音淨土、彌勒淨土、地藏淨土,為末法眾生依止處,隨法輪之運轉,吾亦命諸天衛護,期能戒定慧周全,成就菩提,得不退轉。願聞者受持,見者發心,則為淨土門人也。

天運歲次丙戍年七月十六日

hr.gif (2730 個位元組)

天運歲次丙戌年十月初五日

孤獨長者  降                9512月9日

詩曰:四禪聖境逍遙樂。淨土無垠自在鄉。

      立德清心期寡欲。修身示範澤文章。

【四禪】本是四層不同級次之修行境界,果位程度自然亦不盡相同,但因為末法眾生根器太劣;因此,【鸞門】創立「四大淨土」,依眾生根器及其因緣而做攝受,以廣渡眾生。

當然能依止於「四大淨土」修行,以達到符合資格而帶業往生時,便能憑藉在世之修行善德及福德因緣,在「四大淨土」中安排蓮花化生,使修行者能先離開業力之纏擾,安住在淨土中,繼續修行定靜功夫,讓身心靈獲得自由自在,他日三會龍華,修淨業,再證菩提。

然而能善加運用有生之年,使血肉凡軀藉此假體修真,但又「生、老、病、死」四大苦惱絲毫由不得人掌控,故曰:「假體」;藉此短暫之假體立諸般德行,來培養與眾生

之間的善妙緣份,藉由修身覺照心地深層以清淨心地,污染濁處加以阻絕,讓清淨純度來淨化內心深層,使真如本性不再只是表面功夫而已,乃能真正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如此便不必往生淨土,而是建立淨土,這樣才是佛道最終之目的。

但眾生常生(文字障、所知障),不能真心受教,故僅須立志求往生淨土便可,眾生若能於四大淨土中逐漸覺照本然真如,亦是佛恩垂降之用意,願世人能深深覺悟也。

             孤獨長者  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丙戌年十月十九日


祇陀菩薩  降               951216

詩曰:修身立德誠為貴。斷惡存良益眾生。

      戒律嚴明知禮義。超歸淨土四禪明。

眾生自從無始以來,在善惡是非中頻造作,又常起分別、執著,以致身心陷入煩惱、痛苦、疑惑、傲慢、愩高而無法自拔,雖然有時深知不該為及不該有之言行舉止,但業力之牽掣,讓眾生頻頻造業作孽。

因而地球天充斥著一股怨戾之氣,並且冤怨相報永無止盡,在末法時期,形成天災、人禍、刀兵、厄難,就連「生、老、病、死」四大苦惱都常令眾生心生苦惱而不知所措,半點都不能由心意作主。是故,上天垂降【淨土法門】,令眾生在茫茫人海之中,獲得一盞明燈之修身指南,並且讓眾生在苦海中得一法舟,讓迷途眾生登達清淨光明之彼岸。

如今設立【四禪淨土宗】,正是苦海中接引眾生前往光明平坦之路的法舟,而求生淨土之路分有遠近,其必須具備之功果亦不盡相同,眾生欲求生任一適合之淨土,便依意願及修行力之所謂:「信願行」而決定之。

現時上天垂降《四禪淨土遊記》,主在闡揚四大淨土的殊勝奧秘之處及修持資格與要件,願修行者在學習「超凡入聖」之過程中,能以「戒」為師,「十善」為食也。

             祇陀菩薩  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地藏淨土法輪

地藏菩薩之前身:婆羅門女救慈親

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忉利天宮神通品

第一》:

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其母信邪,常輕三寶。

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生惡趣。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畫威容,端嚴畢備。

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覺,具一切智。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儻來問佛,必知處所。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瞻戀如來。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婆羅門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寬我憂慮。我自失母以來,晝夜憶戀,無處可問知母生界。時空中有聲,再報女曰:我是汝所瞻禮者,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

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肢節皆損。左右扶侍,良久方蘇。而白空曰:願佛慈愍,速說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將死不久。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

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即歸其舍。以憶母故,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涌沸,多諸惡獸,盡復鐵身,飛走海上,東西馳逐。見諸男子女人,百千萬數,出沒海中,被諸惡獸爭取食噉。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驅諸罪人,使近惡獸,復自搏攫,頭足相就。其形萬類,不敢久視。

時婆羅門女,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有一鬼王,名曰無毒,稽首來迎,白聖女曰:「善哉菩薩,何緣來此?」時婆羅門女問鬼王曰:「此是何處?」無毒答曰:「此是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聖女問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否?」無毒答曰:「實有地獄。」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聖女又問:「此水何緣,而乃涌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無毒答曰:「此是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自然先渡此海。海東十萬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東,又有一海,其苦復倍。三業惡因之所招感,共號業海,其處是也。」

聖女又問鬼王無毒曰:「地獄何在?」無毒答曰:「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

聖女又問大鬼王曰:「我母死來未久,不知魂神當至何趣?」鬼王問聖女曰:「菩薩之母,在生習何行業?」聖女答曰:「我母邪見,譏毀三寶。設或暫信,旋又不敬。死雖日淺,未知生處。」無毒問曰:「菩薩之母,姓氏何等?」聖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羅門種,父號尸羅善現,母號悅帝利。」無毒合掌啟菩薩曰:「願聖者卻返本處,無至憂憶悲戀。悅帝利罪女,生天以來,經今三日。云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

鬼王言畢,合掌而退。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孝道法會•仙佛聖藻

宣筆:邱原章 扶鸞

 

四禪淨土宗地藏王菩薩 登台101年8月18

詩曰:孝德傳家千萬代。道延聖教啟民心。

法垂一指超三界。會眾修身立命深。

述論:孝道法會•虔誠效勞

明日〈農曆七月初三日〉,即是【壬辰年七月圓滿孝道法會】之佳期,雖然距今尚有一夕之隔,卻有不少志同道合之仁人君子與修子,特別撥空前來本道院佈置壇場,進而虔誠護持法會,此心此志,諸天感佩。

法會期間,最令人害怕的乃是大雨下不停,雨勢若是過大,不但壇場法華容易受到干擾,磬鼓之音頻亦將受到雨聲之吵雜而紛亂,並且雨聲特別會干擾法眾心情。但今日佈置壇場之修子們,不但不受大雨吵雜之影響,並且做事更起勁,一心效勞,輸誠之心,可嘉可勉。

孝道法會,就在天明之時,便將隆重舉行,諸修道子們理當及早做休息,養精蓄銳,嚴陣以待也。